法律分析:
(1)劳动合同并非认定劳动关系和申请工伤赔偿的唯一依据。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同样有效。
(2)工伤认定程序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若其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提出。
(3)认定工伤后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此确定赔偿标准。
(4)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保障了无劳动合同的工伤职工获得赔偿的权利。
提醒:
收集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时要注意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不同工伤案情对应赔偿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没有劳动合同,发生工伤在符合条件下可获赔偿。劳动合同虽为认定劳动关系关键凭证,但无合同时,能以其他材料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可申请工伤认定。
认定程序方面,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若未申请,工伤职工、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提出。认定工伤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赔偿标准。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由单位承担。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劳动者平时注意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2.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及时履行申请工伤认定的义务。
3.若单位不配合,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等要及时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申请,维护自身权益。
结论:
没有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也可获赔偿,能通过其他材料证明事实劳动关系来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解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但并非唯一依据。没有劳动合同,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材料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依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程序上,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若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认定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结果确定赔偿标准。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由单位承担。这意味着,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职工,只要符合条件,就能获得赔偿。如果您在工伤赔偿方面遇到难题,不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或自身权益,欢迎向我或者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一)收集证明材料:若没有劳动合同,要积极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以此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申请工伤认定做准备。
(二)及时申请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要在1年内提出申请。
(三)进行能力鉴定:认定为工伤后,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赔偿标准。
(四)明确赔偿责任: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