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3种: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是较短的半年、2年,也可以是较长的5年、10年,具体期限长短应根据用人单位情况、岗位情况和劳动者情况自主确定。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查看全文 >>
2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查看全文 >>
3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劳动关系双方有一方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就会自然终止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终止后的当事人双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不存在劳动关系,也就是劳动合同的乙方不再是原企业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国家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查看全文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
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
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
查看全文 >>
5
(1)有固定期限,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即以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工作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
6
不得超过二个月。法律规定,一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劳动合同期限相关百科
-
今天为大家介绍集体合同范本的有关知识,集体合同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和我们常见的合同有哪些区别呢,更多相关知识尽在律图!快来了解…
2023.09.22
8806人阅读
-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范围非常广的一部法律,它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下面律图小编为大…
2023.09.21
19468人阅读
-
劳务合同主要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签订产生的,它与劳动合同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即使它和劳动合同不同,劳务合同也依然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下面,律图小…
2023.09.21
9422人阅读
劳动合同期限相关咨询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可以辞职,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股份有限公司能收购有限公司。法律只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一般不能收购本公司的股份,但是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所以股份有限公司能收购有限公司。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找律师一般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还有就是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来进行收费的,请律师涉及到的费用有常规收费、包干收费和风险收费。律师收费也就有一审收费、二审收费、执行程序收费三个阶段。
风险收费是指在执行到判决、调解、和解的款项之前,只收取较少的费用,待胜诉或执行到款项后再收取较高的费用。收费标准为前期费用大约为2000-10000,胜诉后为胜诉或执行到金额的10-30%。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民法典规定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2、我国实行限制送养的原则,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儿童可以被他人收养:
一是丧失父母的不满14周岁的孤儿。何谓孤儿,词典上有两种解释。一谓死了父亲的儿童,如孤儿寡母一词。二谓父母双亡的儿童。为了避免歧义,民法典写明孤儿指丧失父母的儿童。孤儿失去了父母,可以被他人收养,以重新得到父母的温暖。二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其他儿童。弃婴指被遗弃的婴儿。弃婴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可以被收养。弃婴长大了仍查找不到生父母,便不能再称其为婴儿,该未成年人即归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其他儿童之列。对于走失的儿童,经过相当时间确实查找不到生父母的,亦可称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弃婴之外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亦可被他人收养。
三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不满14周岁的子女。生父母有特殊困难,确实无力抚养自己的不满14周岁的子女,该子女可以被他人收养。有特殊困难与无力抚养是因果关系。因有特殊困难而引起无力抚养则可送养子女。虽有特殊困难但有能力抚养,仍不能送养子女。“特殊困难”的情形很多,如子女是非婚生子女,父母服长刑,子女多生活困难等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可以将子女送养。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合同没有履行期限的,其也是有效的,对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