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单位开除员工补偿标准2025

单位开除员工补偿标准2025

时间:2024.10.10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387人
律师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拖欠工资一个月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该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如果超过一个月......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3、此外,劳动者在劳动合......

情况如下:1、工作十年以上辞退,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贾慈航律师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贾慈航律师,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法律硕士毕业,主要承接婚姻家庭继承、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合同纠纷、经济纠纷、房产纠纷、损害赔偿、法律文书写作等各类诉讼和非诉业务,提供一对一专属个人服务和企业服务,办案经验丰富。贾律师热心公益,曾接受《河北法制报》的采访,为老年人养老出谋划策。 我们或许不能给您温暖的肩膀,但我们能给您更理智的决定,把您的案子当成自己和家人的案子来办,为您争取更大的权益。

咨询该律师
  • 少发工资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1480人阅读

    遇到少发工资情况,首先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银行流水等证据。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指出问题要求补发。协商无果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注意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权益被侵害起算。处理此事要遵循合法合规原则,冷静维权。

  • 个人欠工人钱不给怎么办

    1180人阅读

    这是债务纠纷问题。首先要收集欠条、劳动合同、工作记录、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固定欠款事实和金额。接着尝试与欠款人协商明确还款时间和方式,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时写好起诉状并提交证据,若判决后对方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以实现债权。

  • 劳动监察能要回工资吗

    1416人阅读

    劳动监察是政府部门针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劳动者要回工资有帮助。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投诉后,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支付。但处理结果受用人单位经济状况、劳动者证据充分度等因素影响。若劳动监察未解决,劳动者还可通过仲裁、诉讼维权,它是有效办法但非唯一途径。

  • 老板不付工资应该找什么部门

    1241人阅读

    老板不发工资,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其有权监督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能督促发薪。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确定工资权益。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或单位不履行裁决,可向法院起诉。期间要收集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标准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