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司法文书精选解答 > 安全保障义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安全保障义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4.03.25 标签: 诉讼仲裁 司法文书 阅读:1203人
律师解析:
安全问题,尤其是涉及人员安全及财产安全的事项,始终备受关注。
所谓安全保障义务,旨在保障他人之身家性命与财产安全,其根本内核乃是以作为保护方式为主导,进而言之,义务人须针对特定场合采取一定行为,以确保相关人身或财产不受侵犯。
此种义务,既可根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亦可源自于合同责任或源于诚实信用之道德准则的约束。
鉴于安全保障义务涵盖的范围相当宽泛,牵涉到诸多领域和众多角色,故不同的责任人对各种保障对象需履行的安全保障义务也存在差异,这使得法律对每项任务都难以做出准确无误的定义。
为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如何确定责任人应该承担何种具体的安全保障义务,以便评估他们是否已经竭尽所能地履行了这些责任,我们可以借鉴这个范围内的典型案例、特定环境下的特殊状况、所进行活动的规模等等各类因素。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考虑侵权事件的本质和严重程度,分析责任人的安保能力,以及在发生侵权事件之前和之后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制止侵权行为的表现,以此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以规范村民行为、维护村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

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以规范村民行为、维护村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紧急避险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存在一个正在发生的危险,这个危险可能威胁到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法人与自然人差异体现在何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法人与自然人本质区别:法人非生命体,依法律产生消亡;自然人生于自然法则,公民身份国家赋予。法人是集合性主体,由自然人组成,而自然人以独立主体参与民事。法人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上具有独特性。

    浏览量:1482 2024-06-11
  • 在侵权责任中,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侵权责任中,原告通常需证明被告侵权、损害事实及因果关系,被告有过错。特殊情况下,如法定情形或特定领域,法院可能采用推定原则,不必深究被告主观过错,简化举证责任。

    浏览量:1343 2024-06-11
  • 因暴雨造成的工程损失,如何进行索赔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恶劣天气导致的经济损失免赔,依据《民法典》第180条,因不可抗力如狂风暴雨造成的工程设施损坏,免除双方民事责任,无须索赔。特殊情况按特别法律规定执行。不可抗力定义为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

    浏览量:955 2024-06-11
  • 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212人阅读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认定主要依据其与案件的直接利益相关性。原告是与被告相对应的概念,属于当事人范畴,指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个体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并启动诉讼流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 民法典合理催告是几天

    1752人阅读

    在催告后,合理的期限会因案件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我国法律并未设定统一标准。当事人有权要求被代理人在接到通知后一个月内作出追认决定。若被代理人在此期间未作出任何表示,则视为明确拒绝追认。因此,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应充分了解案件背景及法律规定,以确保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 律师可以签署上诉状吗

    1486人阅读

    很遗憾,代理诉讼权仅适用于诉讼期间,上诉状的签署则必须由当事人亲为。无论是启动诉讼还是提出上诉,都需要当事人亲笔签名以确认。在准备起诉书和上诉状时,必须确保当事人的名字被正确无误地签署。若您有代签的职责,必须确保当事人知晓并自愿同意。因此,在涉及法律文件签署时,请务必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判决书和裁定书区别

    1081人阅读

    裁决与裁定的差异体现在:应用事项不同,裁定主要用于处理诉讼程序中的程序问题,旨在解决民事权益冲突。法律依据不同,裁定依据包括程序性事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形式要求不同,裁定可口头或书面,而判决必须书面才具法律效力。此外,两者上诉范围和时限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