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工会经费按照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

工会经费按照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

时间:2024.04.11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066人
律师解析:
依法计提的工会经费的工资标准为应发工资总额。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该条例中的第四十一条明确指出:
“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本条例规定向其组织职工成立的工会组织缴纳工会经费。
企业拨付的工会经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从企业的工资薪金总额中进行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每月总额中的百分之二。
”同时,我们还需了解到,如根据该条例规定的第三十四条:
“企业用于支付合理的工资薪资支出均可计入允许扣除的范围内。
此处所指的‘工资薪金’,代表了企业在每一会计年度内向在本公司任职或有劳务关系的职员或工人支付的以现金或是非现金方式产生的全部劳动力收益。
这其中涵盖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以及加班工资等各种形式,并包含了与职员或工人的职务或劳工关系相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因此,工会经费的计算基准将依据实际发放的合理工资薪金总额来加以确定。
法律依据:
《工会法》第四十二条
工会经费的来源: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补助;
(五)其他收入。前款第二项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旷工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工资被克扣。实际上,在以下情形之下,该项规定得到切实落实: 1.旷工当日无需支付工资:若员工出现旷工现象,用人单位有权选择不在工作日内给予其薪资以作额......

需要。若劳动者欲辞去现有职务,须提前向用人单位递交书面申请,时长为一个月。对于试用期内的员工,则需在离职前三日提交书面申请即可。倘若劳动者未能按照法定时限履行通知义务,导......

有补偿,如果该员工在公司持续工作超过一整年的话,应当享有一个月的薪资补偿;若是工作满半年但不足一整年,则按照一整年来计算;至于工作时间没有半年的话,则享受半个月的薪资补偿......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 拖欠工资会坐牢吗

    1835人阅读

    很遗憾,您签署的就业协议不能约定违约金。只有在雇主为员工提供特殊培训并要求服务期限,或员工需保密商业机密等特殊情况下,才能合理设定违约金。但大学生的就业协议通常不包含实际就业培训或商业秘密细节,因此用人单位在协议中设定违约金条款,违反《劳动合同法》,无法律效力。

  • 休年假扣工资吗

    1200人阅读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2个月,依法享有带薪年假。用人单位需保障员工休假权益,并支付相应工资。若因特殊原因未合理安排休假或未达到法定天数,用人单位需支付工资弥补员工权益。

  • 服刑人员退休工资还发吗

    1588人阅读

    服刑期间,犯罪者的养老金将暂停发放。未达退休年龄的囚犯通常无法缴纳社保基金。服刑期满后,养老金可恢复发放。对于未退休且服刑期满的犯罪者,需视其是否已缴纳至少15年社保。若满足此条件,他们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领取养老金。

  • 工资薪金所得税包括年终加薪吗

    1514人阅读

    工资薪金所得税确实包含年终加薪。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所得工资”不仅指基本工资,还包括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与工作相关的收入。简而言之,与个人职务或雇佣关系相关的各种收益,无论形式如何,都应纳入工资薪金所得纳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