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劳动者因没有享受社保待遇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那么用人单位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具体的补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上一年度月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工作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指的是解除劳动关系前十二个月的平均薪资。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出经济赔偿的诉求。劳动者可以先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明细等,以此来证明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保的客观事实。
如果你遇到了单位未缴社保费用的问题,并想要获得经济赔偿,我建议你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在申诉之前,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相关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以及能够证明未缴社保的资料等。劳动仲裁机构会根据这些证据以及实际情况做出公正的裁决。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劳动者因此而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的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员工因为社保未足额缴纳与雇主解约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依据是服务年限。具体来说,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平均工资;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足六个月的,则补偿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指的是解约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它将作为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