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21.75代表了在某个特定月份中,每位雇员平均应得到的工作时间长度,即每月的平均计薪工作日为21.75个自然日。
按照现行规定,雇主有义务向员工支付
法定节假日期间的
工资,这意味着在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时,不应将中国政府规定的11个法定节假日排除在外。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
日工资=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其中,月计薪天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