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司法文书精选解答 > 刑事补正裁定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刑事补正裁定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4.04.28 标签: 诉讼仲裁 司法文书 阅读:863人
律师解析:
补正裁定书所适用的范围主要集中于“笔误”环节,该项指的是在判决书、裁定书或由法院编制的调解书中出现的关于具体文字表述、计算错误等情形;同样也适用于有关诉讼费用方面的遗漏或“笔误”情况;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笔误或遗漏内容,则不适宜以“补正”方式重新诠释既定事实、适用法律及最终处理结果。若执意做出此类“补正”,则将严重违反我国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条款的明确规定,实质上等于在此基础之上生成了一种全新的裁判决定,其结果即是对原先的裁判结果进行了变更和改变,从法律理论角度来看,这无疑构成了一种非法行为。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以规范村民行为、维护村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

村规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以规范村民行为、维护村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紧急避险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存在一个正在发生的危险,这个危险可能威胁到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有法院判决书可以强制过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依据生效判决书进行财产权益转移或变动时,无需其他程序,可直接办理过户手续。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出具的法律文书以及政府征收决定等导致的不动产权利设立、变更、转让或消灭,自法律文书或征收决定生效时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相关当事人可直接依据这些法律文件办理相关手续,无需再进行其他繁琐程序。

    浏览量:1223 2024-05-22
  • 到什么部门可以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申请法律援助律师,需前往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符合经济困难且无法承担律师费用的条件,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援助内容涵盖刑事辩护、民事与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项目。

    浏览量:1281 2024-05-21
  • 保险公司收到起诉书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起诉状应明确:原告与被告的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相关证据及证据来源;涉及金额的具体数额;诉讼费用由谁承担;法院名称及起诉日期。请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清晰,以便法院审理。

    浏览量:983 2024-05-20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民事诉讼多个原告怎样写诉状格式

    1408人阅读

    民事诉讼起诉书需载明: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工作职称、单位及常驻地址、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经营主体名称、注册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职务、通信方式。同时,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单位、居住地及法人或经商主体的名称、注册地址、负责人信息也需详尽准确。

  • 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1375人阅读

    根据现行法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行为人与相对人虚假表示、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以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

  • 民事调解书有异议怎么解决

    1416人阅读

    调解书是司法机关确认当事人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的文件,经各方签署后生效。若任何一方在签署前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调解书则无法生效。调解书必须直接送达,若被拒绝接收,则视为调解失败,法院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审判。调解书不得留置送达,以尊重当事人意愿。

  • 民事起诉状两个原告怎么写

    1300人阅读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要申请病退,前提是必须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需经过国家劳动部门指定的医疗鉴定机构确认。同时,他们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与负担,因为缺乏稳定工作。此外,达到退休年龄和缴纳足够年限的养老保险也是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