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认定精选解答 > 工伤待遇赔偿纠纷步骤是怎么样的

工伤待遇赔偿纠纷步骤是怎么样的

时间:2025.03.29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 阅读:1330人
律师解析:
1.确认劳动关系
当发生工伤待遇赔偿纠纷时,首先要确定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若双方对劳动关系有争议,那就得先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定程序来明确。
比如收集能证明工作事实的各类证据,像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提交给劳动仲裁机构,经审理来判定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2.进行工伤认定
由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交一系列材料,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依据这些材料,判断是否属于工伤
3.开展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工伤认定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此明确伤残等级等情况。
这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对受伤职工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给出准确的鉴定结论。
4.协商赔偿事宜:
赔偿事宜可自行协商,双方就赔偿金额、方式等达成一致。
也可由劳动仲裁调解
若协商不成,就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双方需提交证据、陈述情况。
仲裁委依据这些作出裁决。
5.后续法律程序: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等相关证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许在工作时受伤,要求公司给予工伤待遇赔偿。但公司否认与小许存在劳动关系,双方产生争议。小许收集了工资条、工作证等证据,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之后小许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了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经认定为工伤后,又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小许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结果小许不服,准备向法院起诉

案情分析:

1、本案中,双方对劳动关系存在争议,需先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定程序,依据工资条、工作证等证据来判定劳动关系是否成立,这符合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2、小许按流程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就赔偿事宜先协商后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起诉,均遵循了工伤待遇赔偿纠纷处理的法律程序,同时应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保障自身权益。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工伤认定常被视为劳动争议。它涉及对劳动者工作中受伤是否属工伤的判断及双方利益。若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差异或疑问,易引发劳动争议。如用人单位否认工伤,劳动者坚持是工伤,矛盾就可......

办理工伤认定通常需遵循以下关键条件: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因工作受伤;工作前后在工作场地做相关准备或善后遭意外;在工作时因职责受人为暴力等损害;患职业病;出差因工受伤或事故......

劳动者工伤超30日法定时限,雇主仍有权申请工伤认定。通常雇主应在30个工作日内申请,超期则在事故或诊断日1年内申请。此期间,受伤员工本人、家属或工会组织等也有权在1年内直......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