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受贿罪,又称“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在公司、企业等单位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其内部工作人员滥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要或非法接受财物并承诺为别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构成犯罪的行为。此罪名中的受害主体通常包括公司企业及其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审判机关公布的立案标准中,要求受贿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方可进行刑事立案。
非国有组织人员行贿罪的认定标准为:单位职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金额达6万元以上的,将启动调查并追究刑事责任。该罪行侵犯了单位的管理流程和市场竞争交易规则。只要个人有索取或非法接受财物的行为,且金额达到标准,即可构成刑事犯罪。
贪污受贿犯罪立案金额标准,共分三档: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数额较大,是指3万元至20万元,达到这个标准,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了;数额巨大,是指20万元至30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则是指超过300万元。这些标准,是根据犯罪金额的大小来划分的,不同的标准对应不同的法律后果。
关于行贿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会考虑到涉案金额或是情节的严重程度。对于那些为了获取不适宜的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赠送财物的个人行为,通常情况下,如果送出的财物价值超过人民3万元以上,就会被认定为行贿罪。
关于行贿罪的刑事立案标准,通常而言,涉案金额须达到人民币三万元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