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

时间:2024.02.25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244人
律师解析:
当仲裁结束后仲裁机构会给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仲裁裁决生效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仲裁法第57条的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决的效力体现在:
1、当事人不得就已经裁决的事项再行申请仲裁。
2、仲裁机构不得随意变更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也不得就此提起诉讼
3、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变更仲裁裁决。
4、仲裁裁决具有执行力。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仲裁裁决的效力体现在:1、当事人不得就已经裁决的事项再行申请仲裁。2、仲裁机构不得随意变更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也不得就此提起诉讼。3、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变更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不受理的处理方法: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裁定不予受理的,法院可以受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9条规定: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

申请劳动仲裁的材料有:1、劳动争议申诉书;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3、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4、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辞职后单位不发工资且未签合同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如遇雇主拒发薪资,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追讨。主张首月工资双倍,持续最长至工作满十一个月。关键在于提供真实劳动关系证据,如员工名单、同事证词、签署的合同、出勤记录等,以支持诉求。

    浏览量:1216 2024-06-09
  • 能不劳动仲裁尽量协商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审判权主要适用于财产争议纠纷领域,不适用于人身权益民事诉讼案件。仲裁调节和诉讼内部调节是各自裁判程序中的衍生手段,需与仲裁和诉讼审案过程相协调。

    浏览量:1102 2024-06-09
  • 进行劳动仲裁时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是否聘请律师取决于当事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经济能力。理解法律条文有助于当事人自主决策,而经济能力则决定其是否负担得起律师费用。最终决策权应由当事人自主行使。

    浏览量:1127 2024-06-09
王智慧律师

天津洪文律师事务所

王智慧律师,执业律师,专职律师。具有多年从业经验,自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恪尽职守,以“为当事人谋求最大利益”为原则,秉承“尽职、尽责、专业、高效”的理念。执业期间,处理各类诉讼案件,担任多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在劳动争议、建设工程、婚姻继承、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法律实务有深入的研究。 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王智慧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耐心负责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联系电话:18526133920(微信同号)

咨询该律师
  • 劳动仲裁录音算证据吗

    1069人阅读

    违法分包行为指总承包方违反规定,擅自将工程项目委托给不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或在合同未签署、未经业主同意下转交部分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违规外包主体结构任务,以及分包商非法二次分包等行为。禁止总承包商擅自全数转包或分解后以合法名义再次非法转手。

  • 企业裁员劳动仲裁赔偿标准有异议怎么办

    1677人阅读

    2024年杭州营养费赔偿标准规定: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因重伤或特殊部位受损无法正常进食,可根据伤残状况要求营养费。轻伤及以上程度可获得赔偿,期限自受伤至恢复。计算方式:赔偿额=医疗机构建议的合理支出费用。

  • 不发工资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1409人阅读

    因公司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以下材料: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社保缴费记录;雇佣关系证明如“工作证”和“服务证”;招录记录如“登记表”和“报名表”;考勤记录;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辅助证词,如旁观者证言。

  • 普通员工竞业限制劳动仲裁如何处理

    1501人阅读

    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雇主有权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赔偿金额按双方事先约定。相反,若劳动者遵守规定,雇主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金额依据竞业限制期限的协议约定。这样的制度既保护了雇主的商业利益,也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