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怎么解决工伤纠纷问题

怎么解决工伤纠纷问题

时间:2024.03.04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368人
律师解答:
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起诉。
律师解析:
按照以下方法解决:
1、协商赔偿: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当事人协商赔偿事宜。
2、申请调解:如果对方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协商解决不了,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
4、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

可以找人力资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社会保障局。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

劳动者提起工伤仲裁申请时,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以此做为提出赔偿请求的书面文书。在书写工伤赔偿仲裁申请书时,作为劳动者一定要清楚的表达和明确以下三项重要......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多长时间出结果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45个自然日,但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案件可酌情延长至15个工作日。仲裁期限从受理申请资料开始计算,结束后需及时送达裁决文书。劳动仲裁旨在公正裁决劳动争议,维护双方权益。

    浏览量:1381 2024-05-24
  • 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是否需律师服务取决于个人选择,无强制规定。考虑案件复杂性和难度,若感觉能力不足,建议聘请律师。申请仲裁需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资料。五个工作日内立案受理,提供举证和答辩期限,开庭审理后下达裁决书。六十日内完成,不服可起诉。

    浏览量:961 2024-05-24
  • 劳动仲裁受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部门不处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因为这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住房公积金产生争议时,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督促用人单位缴纳。这避免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重复审理。

    浏览量:1256 2024-05-23
吴中律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吴中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专注于婚姻继承领域、劳动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及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过程中处理过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劳动仲裁企业不出庭还会开庭吗

    1026人阅读

    劳动仲裁开庭时,若企业未出席,庭审程序仍可进行,并可能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缺席判决。企业如因正当理由无法参与,需在开庭前三日提出延期审理请求,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批准。

  • 劳动仲裁执行方案是什么

    1224人阅读

    劳动仲裁执行方案概述: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据当事人申请,公正调解并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执行裁决时,可采取多种手段,如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裁决的顺利执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劳动仲裁起诉被告有哪些法律途径

    1590人阅读

    针对劳动仲裁案件,被告可以采取的法律诉讼途径有:首先尝试与原告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申请调解;调解不成,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需注意,提起诉讼前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

  • 劳动仲裁争议仲裁委和劳动局去哪里

    1973人阅读

    若遇到劳动争议问题,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裁决。本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负责处理这些争议。若双方分别向不同地点的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将行使管辖权。同时,也可向当地劳动局咨询和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