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纠纷精选解答 >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时间:2024.02.25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纠纷 阅读:1478人
律师解析: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根据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问的平衡,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
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
对未列出的个别伤残情况,参照各门诊中相应定级原则,判断其残疾、劳动能力的级别。
主要是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进行等级评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用人单位申请参保并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经办人员审核(合格)如果(不合格)由用人单位补正资料。正式受理,并录入电脑信息系统。负责人复审并确定费率,计算缴费金额。用人单位办理......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核定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时,应当按照职工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对于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或者低于统筹地区职......

如果员工在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发生了工伤,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拒绝支付赔偿或者不承认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危险驾驶罪是否是工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工伤是职工在职期间因职业活动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而危险驾驶罪是个人犯罪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非正常工作环境下发生,不符合工伤定义。因此,危险驾驶罪不构成工伤。

    浏览量:1433 2024-05-27
  • 承包人专业劳务分包人工伤责任如何确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分包应严格遵循交给有资质单位的原则。在专业劳务分包过程中,若发生劳务人员工伤事故,由有资质的承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引入无资质承包单位导致此类事故,同样由有资质承包单位担责。这是为了确保工人的权益得到保障,防止因分包单位无资质或管理不善导致的工伤事故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

    浏览量:1184 2024-05-24
  • 工伤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进行维权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遭遇工伤后被解雇,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首先,收集工伤证据;其次,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并申请工伤认定;最后,若解雇违规,可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务必确保权益不受侵害。

    浏览量:831 2024-05-23
徐玲律师

北京中闻(杭州)律师事务所

徐玲律师,北京中闻(杭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法律科班出身,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心,本着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办理案件,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效的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多次得到当事人好评,专业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损害赔偿,劳动争议,婚姻家事案件等民商事业务,从事法律工作以来,办理过多起民商事案件,具有较丰富的实务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没有人给伤者治疗怎么办

    1710人阅读

    若职工在工作场所遭遇意外伤害且无人关心,职工或其家属可在用人单位未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属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确认为工伤后,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以保护自身权益。

  • 上下班摔伤算什么假

    1700人阅读

    上下班途中摔伤,若不能视为工伤,可申请病假。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工资。医疗期根据工作经验和服务时间确定:从事体力劳动未满十年且在现单位工作未满五年者,医疗期为三个月;超过十年或五年以上,医疗期为六个月;超过二十年,医疗期可延长至二十四个月。

  • 工伤律师费用收取标准有几种

    1566人阅读

    (1)对于首次购房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规定为:单笔最高60万元,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则最高可达120万元。(2)购买第二套房产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调整如下:单笔最高50万元,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则最高100万元。

  • 工伤离职后取钢板费用谁支付

    1651人阅读

    当接手的货运业务遭遇未支付款项时,应先了解原因并与对方协商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客户仍故意拖欠,可诉诸法律,向劳动部门投诉,并提供如货运凭证、运费结算记录等证据。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不仅敦促客户付款,也是对其的警示,其名字将被列入黑名单,带来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