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量刑标准

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6-04 04:50:00

职务侵占罪附民可以提出哪些赔偿

律图河南

律图河南 最近回复:

解析:在职务侵占罪所引发的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作为受害方的您通常有权利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对因被告方的犯罪行为给您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赔偿。这里面可能涉及的内容包括却不仅限于被非法侵占财产的市场价值、由于该侵占行为而导致的企业经营方面的损失、以及为了追查并挽回这些损失所需支付的必要费用等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赔偿的范围将严格按照实际损失来确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4-06-04 04:14:00

刑事拘留要提审吗

律图酉阳县

律图酉阳县 最近回复:

解析:在二十四个小时以内。首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与检察机构对那些实施了刑事拘留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均应在拘留期限满二十四小时之内依法进行首次讯问。其次,公安机关在对已被拘留者进行过讯问之后,若发现其并不符合拘留条件,则必须立即予以释放,并向其发放相应的释放证明文件。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第八十六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2024-06-04 04:07:00

帮信罪开庭翻供怎么判

律图四川

律图四川 最近回复: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明确规定,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即被称为“帮信罪”,若当事人在法庭审理阶段出现翻供情况,那么法官将有责任依据全案的所有证据来重新审视和评估其所犯下的罪行。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的翻供本身并不能自动地改变已经作出的判决结果,法院将会对翻供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进行深入的审查与分析。在量刑方面,法院会综合考虑到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被告人的悔罪表现等多个因素。如果翻供能够有效地证明先前的供述存在错误,那么这对于减轻被告人的刑罚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4-06-04 03:43:00

取保候审能提审幺吗现在

律图阿勒泰

律图阿勒泰 最近回复:

解析: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依然有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质询和询问,但此行为并非所谓的"提审",仅仅属于常规的调查取证环节而已。取保候审并不会干扰到案件的调查进程。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审判机关都拥有对被取保候审人员进行讯问的权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期限为十二个月。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决定机关。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执行机关应当监督其遵守有关规定,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2024-06-04 03:27:00

取保候审时录口供吗

律图路氹城

律图路氹城 最近回复:

解析: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将进行频繁的口供记录。这种做法旨在深入调查被取保候审人员是否存在犯罪行为,以及这些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是否确凿、充足。对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在接到传唤时应立即出庭接受询问。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2024-06-04 03:03:00

二次提交取保候审可以吗

律图市区

律图市区 最近回复:

解析: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若首次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后,相关案件的处理尚未最终完成,根据我们国家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被指控犯罪或者被告的人如确有实际需求并且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条件,是有权再次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然而,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则取决于负责办理该案件的司法机构对具体情况的判断和决策。值得强调的是,即使是第二次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也并非必然能获得批准,必须同时满足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条件并具备充分的合理性解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024-06-04 02:55:00

交通肇事罪谁提起诉讼

律图重庆

律图重庆 最近回复:

解析: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诉讼程序,通常是由检察院来提出指控的。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肩负着对所有符合起诉标准的刑事案件进行公开控告的职责,这其中也包括了以危害公共安全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肇事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24-06-04 02:52:00

受贿罪适用假释的条件是什么

劳动纠纷律师团

劳动纠纷律师团 最近回复:

解析:对于犯受贿罪的囚犯来说,其获得假释的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展现出真正的悔悟和改造表现;其次,他们必须已经服满了原判刑期的一半以上;最后,他们还需保证在服刑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违法行为。此外,假释决定还会充分考虑到该犯人假释之后是否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是否危害社会,决定予以假释的,应当制作假释裁定书,公开宣告,并立即交执行机关执行。

2024-06-04 02:36:00

律师能提请取保候审吗

律图揭阳

律图揭阳 最近回复:

解析:律师具有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力。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律师作为辩护人,有资格深入介入并参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为其所代表的当事人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援助,其中包括向司法机关提交关于取保候审的申请。取保候审是一项非羁押性质的强制性措施,旨在让那些符合特定条件的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审判之前能够暂时恢复人身自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024-06-04 02:02:00

取保候审可以提前结束幺

律图朔州

律图朔州 最近回复:

解析:取保候审的实施期限通常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其可以提前予以终止。举例来说,倘若案件的侦查、起诉或者审理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或者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已经不再有必要继续采取取保候审的相关措施,那么司法机构便有权依据法律规定,对取保候审措施进行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的人和有关单位。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