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 污染环境罪
  • 什么是污染环境罪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

    查看详细>>
  • 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放射性废水是指放射性核素含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液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核燃料前处理(如铀矿开采、水冶、精炼,核燃料制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核燃料后处理第一循环产生的废液,原子能发电站,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机构、医院、工厂等排出的废水。

    放射性废气是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气体废弃物。由于在原子能工业的生产中或核设施运行中,随着不同的工艺过程均有不同性质的含有核素的排气产生。诸如铀矿山和铀水冶厂会产生来自矿井的含有氡、钍、锕射气及其子体的气溶胶;核反应堆中产生的气体在后处理厂进行处理时释放的废气中含有氩、氪、氙等放射性核素、射碘蒸汽、氚以及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14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放射性气溶胶;核企业的各生产车间、设备室、热室及手套箱等地,均有放射性气体排出。

    放射性固体废物是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从含铀矿石提取铀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铀精制厂、燃料元件加工厂、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厂以及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医疗等单位排出的沾有人工或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各种器物,放射性废液经浓缩、固化处理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亦称传染性废物)是指带有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废物。其中传染性是指由致病性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可在适宜传播途径下对人群有传播可能的感染。

    《传染病防治法》第3条对传染病作了规定。所谓病原体亦称病原物或病原生物,是指能引起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主要包括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三类。由上述之传染病病原体而产生的废物,如污水、污物、粪便等皆属于含传染病病原体之废物。有毒物质是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因而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有毒物质可分为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两大类。如汞、铅、砷、镉、铬、氟等属于无机毒物,其中有许多能在生物体中富集积累。有机毒物如酚、氰、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乙烯等。其他危险废物则是指上述列举之外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1.实施本罪必须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或命令。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护条例》、《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一系列专门法规。

    2.实施排放、倾倒和处置行为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种危险废物排入土地、水体、大气的行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喷出、倒出等,倾倒是指通过船舶、航空器、平台或者其他载运工具,向土地、水体、大气倾卸危险废物的行为;处置是指以焚烧、填埋或其他改变危险废物属性的方式处理危险废物或者将其置于特定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取回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造成环境污染,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对这种事故及严重后果本应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到但轻信能够避免。至于行为人对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这一行为本身有时则常常是为意为之,但这并不影响本罪的过失犯罪性质。

    查看详细>>
  • 污染环境罪认定

    区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两罪同属结果犯的范畴,都是由于其行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严重后果的发生,且主观上都含有过失的罪过形式,个别情况下也存在着故意形态,但主要是间接故意。

    两罪的主要区别:

    1.客体不同。本罪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属于破坏环境资料的犯罪。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则为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动,属于渎职犯罪。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而环境监管失职罪表现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从而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这种严重不负责任主要体现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不尽职责的行为。

    3.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对自然人作为本罪的主体没有限制条件,而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责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单位不构成该罪主体。

    查看详细>>
  • 污染环境罪量刑标准

    1、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2)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3)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4)致使多人重伤、严重疾病,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死亡的。

    2、有上述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查看详细>>
  • 污染环境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60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应予立案追诉:

    (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

    (五)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以上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情形。

    本条和本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的“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为防止污染扩散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5-22 03:00:00

贪污受贿罪有追诉期吗

最近回复:

解析:1、关于受贿罪,其追诉时效长达二十年之久。然而,若犯罪行为发生已逾二十年后仍需追究刑事责任者,则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2、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后,或在人民法院受理相关案件之后,犯罪嫌疑人如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情形出现,将不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此外,对于被害人在追诉期间内通过控告揭示犯罪行为,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却未能依法立案处理的情况,也同样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4-05-22 02:57:00

贪污罪受贿罪能不能减刑

最近回复:

解析:1.只要符合相关特定要求,便可申请获得相应的减刑。2.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其在执行刑罚期间若能严格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展现出显著的悔过自新之意并积极接受改造,或者在改造过程中表现优异且具有立功行为,均可提出减刑申请。3.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以及有期徒刑的罪犯而言,其减刑后的刑期不得低于原判决刑期的一半。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2024-05-22 02:43:00

贪污30万怎么量刑

最近回复:

解析:对贪污三十万元这一情况,倘若不纳入其他相关的量刑因素进行考量的话,那么该案的确应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作为量刑起点。贪腐行为涉及到个人赃款达到十万元人民币或以上的被告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终身监禁,且有可能同时被剥夺私人财产权利;若情节恶劣至极地步,则有可能被判决死刑,包括所涉财产一并予以没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024-05-22 01:46:03

贪污1万元判多少年

最近回复:

解析:倘若贪污金额高达一万元,国家则有权利对其宣判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以相应的罚金作为附加刑罚。然而,到底是判处有期徒刑为主刑罚,还是拘役为主刑罚,以及清偿罚金具体标准等事宜都有待于当地法院根据法律法规而制定裁决决定。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024-05-22 01:41:00

污蔑他人构上诽谤罪吗怎么判

最近回复:

解析:1、倘若有人蓄意恶语相向贬低、污蔑他人,则构成了侮辱罪,对此类行为,法律规定将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不同的处罚。2、然而,对于那些采取暴力手段或其他方式,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者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情节严重的情况,法律同样会施以严厉的惩罚,即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罪行仅限于被害人提出控告时才能予以审理,但若其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则不受此限制。此外,诽谤罪的成立必须基于捏造的虚假事实。即便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尽管可能对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伤害,但并不足以构成诽谤罪。然而,名誉侵权行为却有所不同,即使所述内容属实,但只要是法律明令禁止公开宣扬的,一旦公开便会对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损害,那么这种行为仍然可以构成名誉侵权。而且,叙述的事实越真实,反而可能会加剧侵权的程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法人、团体、组织并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但在名誉侵权行为中,这些机构和组织却可以作为受害者。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5-22 00:58:00

怎样构成污蔑诽谤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最近回复:

解析:关于侮辱和诽谤行为的确立罪责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同一件诽谤性的信息,如果实际的点击量或浏览数达到五千次以上,亦或是被转发次数超过五百人次,则可被认定为构成犯罪;其次,若因诽谤导致受害人或其近亲出现精神失常、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也将被视为构成犯罪;最后,如果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而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再次实施诽谤行为,同样会被判定为犯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5-22 00:57:00

贪污受贿罪多长时间结案

最近回复:

解析:关于受贿罪案件在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之后的结案期限问题,现行法律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具体的审理进度将由案件侦查及审判流程所决定,因此,案件所需花费的时间亦因情况而异。若已经对相关犯罪嫌疑人采取了拘留或逮捕等强制性措施,那么通常情况下,整个案件的审理期限不会超过八个月。然而,这并非绝对的标准,实际的审理期限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024-05-21 15:34:55

你好,我朋友有护照出国后到期没续签,被判定偷越国边境罪合理吗

宋旭东律师

宋旭东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我是北京雷石郑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2024-05-21 14:23:14

共同贪污 从犯身份 58万 认罪 有机会缓刑吗

郭萌萌律师

郭萌萌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判断。

2024-05-21 14:22:51

共同贪污

白小诩律师

白小诩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