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妨害司法罪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什么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或收益而予以掩饰或隐瞒。所谓明知。即只要行为人认识到有关的财物可能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就应视为明知。

    (三)客体

    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收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

    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

    以其他方法,则应当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其核心标准在于掩饰和隐瞒两种效果。掩饰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方式达到与原赃物相区别,而避免被司法追缴的目的;隐瞒则是通过隐匿、谎称等方式,在不改变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种不为人知的地点,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只要采取这两类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则是本罪的客观行为。

    查看详细>>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认定

    暂无相关数据!

    查看详细>>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标准

    1、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查看详细>>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

    涉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应予立案。

    查看详细>>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暂无相关数据!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4-15 03:27:21

所有犯罪都有犯罪预备吗

最近回复:

结论:并非所有犯罪都存在犯罪预备,只有有计划、有预谋实施的犯罪才可能存在。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在司法实践里,部分犯罪因自身特点或实际实施情况,不会经历该阶段。例如突发性犯罪,犯罪人临时起意直接实施犯罪,未事先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还有部分犯罪行为实施迅速,行为人来不及准备。所以只有有计划、有预谋实施的犯罪,才可能出现犯罪预备这一未完成形态,且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若您在生活中遇到与犯罪预备认定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4-14 23:17:24

职务犯罪立功减刑标准是多少

最近回复:

(一)职务犯罪者若想争取立功减刑,应积极关注周围情况,若发现他人有重大犯罪活动,要及时阻止或检举。比如在监狱内发现有人预谋越狱等重大犯罪,及时报告。(二)发挥自身能力进行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扬舍己救人精神,在面对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时积极参与救援,展现突出表现。(三)若被判处有期徒刑,有立功表现争取一次减刑不超一年,有重大立功争取一次减刑不超二年;被判处无期徒刑,服刑二年后,有悔改或立功争取减为二十二年,有重大立功争取减为二十至二十二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2025-04-14 14:19:00

夫妻婚后获得的遗产离婚时怎样分割

最近回复:

结论:夫妻婚后获得的遗产离婚时分割要分情况,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不参与分割,未明确规定的作为共同财产,先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如男方婚后继承父母遗产,遗嘱写明只归男方,该遗产就是男方个人财产,离婚时女方无权分割;若遗嘱未指明,遗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可先自行协商分割方案,协商不成时,法院会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裁决。如果您在夫妻遗产分割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4-14 06:48:35

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得找律师吗

最近回复:

向法院提起诉讼不一定要找律师,当事人有自行起诉的权利,但请律师有其优势,是否聘请要结合具体情况决定。1.自行诉讼方面,当事人可凭借自身享有的诉讼权利自行起诉,不过要独自完成收集证据、撰写文书、参与庭审等工作,这对当事人的法律知识和诉讼能力要求较高。2.聘请律师方面,律师凭借专业法律知识和丰富诉讼经验,能精准分析案件、制定策略、依法收集有效证据,在庭审中更好辩论以维护当事人权益。对于复杂案件或当事人缺乏相关经验的情况,聘请律师可增加胜诉几率。3.综合考虑方面,聘请律师会产生费用,当事人应结合案件情况、自身法律能力和经济状况,权衡是否聘请律师。

2025-04-14 06:14:35

共同犯罪的前提有哪些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主体上,共同犯罪要求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这是基础条件,若一方无责任能力,即便共同实施危害行为,也不符合共同犯罪的主体要求。例如某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参与的所谓“犯罪”,就不能构成共同犯罪。(2)主观方面,共同犯罪要求各行为人有共同犯罪故意。这意味着行为人不仅知晓自己在犯罪,还清楚他人与自己一同犯罪,且对犯罪结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如一起盗窃案中,各行为人都明知盗窃行为且希望获得财物。(3)客观方面,各行为人要有共同犯罪行为,这些行为相互关联、配合,指向同一犯罪目标,构成有机整体。实行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都涵盖其中。提醒:认定共同犯罪需严格考量主体、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案情判断不同,建议咨询以作进一步分析。

2025-04-13 21:11:21

不满12周岁犯盗窃罪会怎样处理

最近回复:

不满12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其未达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实施犯罪行为不会被认定构成犯罪和追究刑事处罚。但造成他人损失的,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1.监护人应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行为引导,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2.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课程,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严肃性。3.若孩子有不良行为倾向,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校应相互配合,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严加管教。对于情节较严重的,可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2025-04-12 03:52:46

诈骗所得30万怎么判

最近回复:

诈骗30万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况。按照《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要处罚金。具体量刑要综合多种因素判断,像犯罪嫌疑人有没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要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就成立自首,能够从轻或减轻处罚;有立功表现的,同样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积极退赃退赔的,在量刑时能酌情从轻考虑。最终判决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形,在法定刑幅度内做出公平裁定。

2025-04-09 11:33:10

罪犯自杀后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从刑事责任角度看,依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若已进入司法程序,会根据不同阶段分别处理,如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因为刑事责任承担需以犯罪主体存在为前提,罪犯自杀后主体资格消灭,自然无法接受主刑和附加刑等刑事处罚。(2)在民事责任方面,若犯罪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即便罪犯自杀,被害人或其家属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从罪犯的遗产中获得赔偿,以此弥补损失。提醒:遇到涉及罪犯自杀及赔偿问题,因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4-09 01:30:40

犯故意伤害罪会判多久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故意伤害罪量刑严格依照伤害后果和情节判定。造成轻伤的,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比如在冲突中致使他人身体出现一定程度损伤,经鉴定为轻伤的情况。(2)致人重伤的,量刑区间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对被害人身体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害。(3)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刑罚更为严厉,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司法实践里,法官量刑会综合多方面情节。有自首、立功表现的,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也会酌情从轻处罚。提醒:故意伤害行为会面临严重法律后果,遇到纠纷应理性解决。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6 22:17:51

车祸中的受害者可得到哪些赔偿

最近回复:

1.人身损害赔偿:车祸受害者可获此项赔偿,涵盖医疗费(按实际治疗花费算)、误工费(结合误工时间和收入定)、护理费(由护理人员收入等因素计算)、交通费(按实际交通费用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标准)、营养费(参考伤残情况和医疗机构意见),致残有残疾赔偿金,死亡有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2.财产损害赔偿:包含车辆维修、车内物品损失、营运车辆停运损失等。赔偿项目和金额要结合实际情况,按责任划分确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