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故意伤害罪 > 故意伤害罪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

故意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人体暂时性的疼痛或神经轻微刺激,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殴打行为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并非绝对,而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脸肿的后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损伤。但这种行为都不属于犯罪,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行政处罚。

需要指出,有时殴打行为与伤害行为在外表形式及后果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例如拳打脚踢,有时只造成轻微疼痛或一点表皮损伤、皮下出血,有时则可能造成伤害甚至死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甄别行为人的行为的性质呢?不能仅以后果为标准,则不能简单地认为,造成伤害他人身体甚至死亡结果的就是故意伤害罪,而没有造成伤害的就是一般殴打行为。而应符合全案情况,考察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因素,看行为人是否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伤害他人,还是只出于一般殴打的意图而意外致人伤害或死亡。司法实践中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凡是打一拳、踢一脚造成后果的行为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2、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区分标准

区分故意伤害罪中罪与非罪的界限、还应注意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故意伤害罪的构成,除未遂形态外,都必须以造成被害人伤害为前提。《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对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只在第2款明确规定了“重伤”的一种情形,第1款实际上指的是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情形,有些人认为,损伤程度凡是未达到本法第95条规定的重伤标准的就是轻伤;有伤害没有造成重伤的,就是造成轻伤的故意伤害罪,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人体的损伤除了重伤害外,还包括轻伤和轻微伤害两种情况。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并不包括轻微伤害在内,在一般情说下,对被害人造成的损伤是轻伤还是轻微伤,决定了对人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应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因此,区分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区分轻伤害和轻微伤害主要应根据以下原则来进行:凡是损伤伴有轻度器官功能障碍,受伤当时或治疗过程中对生命均无危险,或治疗后只使劳动能力有轻度下降的,都属于轻伤;凡是损伤仅仅引起机体暂时和轻微的反应,基本不影响器官功能,一般均能自行修复的,就属于轻微伤害(表皮擦伤、剥脱、小范围的皮下血肿以及一些极轻微的骨折等),轻伤害与轻微伤害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由行修复。一般说来,轻微伤害不需要专门的手术治疗,人体通过自身的代偿功能便能使其复原,或者仅采取简单的医疗手段和护理就能使伤势很快痊愈。而轻伤害在通常情况下都必须进行专门的治疗,有时还需要特殊护理。否则伤势就有可能恶化、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二)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故意杀人罪一般较易区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权。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区别就比较困难:一是故意伤害致死和故意杀人既遂。二者主观上都是故意犯罪,且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二是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未遂。二者在主观上也同属故意犯罪,但客观上都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区别故意杀人罪同故意伤害罪的关键,就在于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过失。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等同。同样,也不能将杀人未遂同故意伤害混为一谈。对于故意杀人未遂来说,没有将人杀死,并非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愿作为,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作为。被害人没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违背其主观意愿的。而在故意伤害情况下,被害人没有死亡,完全是在行为人的意料之中。

判断犯罪人主观故意内容、不能单凭口供,或仅根据某事实就下结论,而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据发案原因、行为发展过程、犯罪工具、行凶手段、打击部位、打击强度、行凶情节、作案时间、地点、环境、犯罪人与被害人平时关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贯表现和犯罪后的态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于那些目无法纪、逞胜好强、动辄行凶、不计后果一类的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尽管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没有利害关系,犯罪人主观上也没有明确的杀人动机和日的,但行为人在行凶时,对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关心的态度。所以,应按行为客观造成的实际损害的性质来确定危害行为的性质。致人死亡的,就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损害他人身体的,就构成故意伤害罪。

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内容。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内容问题属于主观思维意识范畴。主观意识支配、制约客观行为;客观行为反映主观意识、检验主观意识。因此,要正确判定故意的具体内容,必须全面综合、分析案件的各种事实情况。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一事实做结论。

(三)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界限

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引起死亡结果,就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具有过失,就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以,要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就必须弄清“伤害”与“故意”在刑法上的意义。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5-10 04:14:00

故意伤害警察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

最近回复:

解析:若触犯法律法规将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面临刑事审判。在此情况下,公安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经查证事实确凿且证据充足者,依法对涉嫌人员采取拘留措施,其后交由检察机关审查并批准逮捕。对于故意伤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根据相关法条规定,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行为人所造成的伤害程度达到重伤标准,则将面临更高惩罚,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0 04:01:00

销售有毒有害判刑案缓例最新消息有哪些

最近回复:

解析:关于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罚规定如下:首先,倘若犯罪分子在其所生产或销售的食品中非法掺杂了有毒或者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或者是明知掺杂有上述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而予以销售,那么将被判处为期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数额的罚金;其次,如果因为犯罪行为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或者存在着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那么就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包括为期五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的罚金;最后,如果由于犯罪行为导致消费者死亡或者出现了其他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将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更加严格的惩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10 03:53:00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量刑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最近回复:

解析:对于故意伤害罪致他人轻伤的量刑规定如下:一般的情况下,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导致他人重伤,则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故意伤害罪,是专门针对故意实施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所设立的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0 03:40:00

证人害怕被报复不出庭如何处理

最近回复:

解析:若证人为合理原因不能出席庭审现场提供证词,那么他们有权选择不出席法庭或者以书面形式提交证言记录。若证人未能提出合理理由而拒绝出庭,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使其到场,或者给予严厉的警告或者拘留的惩罚来确保公正审判的进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第一百九十三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第一百九十五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2024-05-10 03:32:00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8万多判刑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解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生产或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所涉及的案件,一般情况下涉案金额须达到人民币五万元以上方可予以判罚。具体说来,被判定构成犯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需缴纳相应数额的罚金;若该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应处以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仍然需要缴纳罚金;而对于导致他人死亡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严厉惩罚,并且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2024-05-10 03:17:00

民法受害人同意判罚可以减轻

最近回复:

解析:在此特定的情况之下,获取被告方的宽恕并非不可能,只不过这种宽容与谅解必须建立在被告者所涉嫌的犯罪行为及其严重性非常低微的基础之上。在法庭审理程序中,谅解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法官提供一个关键性的衡量依据,使他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案情和辩护律师提供的真实可信的建议,谨慎地权衡案件的结果并采取恰当的调整策略。然而,最终的判决仍须由法院基于对整个案件详细背景信息以及辩护律师坦诚权威的建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如果被告者能够成功赢得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真心实意的谅解,那么这份谅解书将会在确定罪行和量刑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性质相对较轻的犯罪行为,甚至有可能为被告者争取到缓期执行的机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2024-05-10 02:58:00

家暴和故意伤害的量刑有什么区别

最近回复:

解析:1、在犯罪行为的对象层面上看,家庭暴力所针对的仅仅是那些与行为人共同生活并承担着相互扶养责任的家庭成员;然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则不以此为限。2、就主观方面来看,尽管这两种犯罪均属于故意犯罪类型,但是它们的具体意图却不尽相同。家庭暴力的行为人主旨在实施犯罪时,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受害者进行身心上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则是出于对受害者人身健康造成损害的恶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0 02:24:00

妨害公务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是什么

最近回复:

解析:在妨害公务的事件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通常为故意为之。因此,若因此类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到损伤,一般会被判定为故意伤害犯罪,而非过失犯罪。对于此类案件,无论是前述哪种情形,均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进行定罪量刑。具体而言,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致使受害者遭受了严重的身体伤害,那么其可能面临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若是导致受害者失去生命,则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0 02:12:00

利用封建迷信伤害他人身体是否构成犯罪

最近回复:

解析: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如行为人借由迷信手段对他人进行欺骗,并最终导致他人重伤且情节特别严重者,将被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附加刑罚;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并且可能会被单独或者合并执行罚金。此外,还有其他法定的量刑情节需要考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犯第一款罪又有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2024-05-10 02:11:03

损害赔偿达成协议后起诉是否合法

最近回复:

解析:在签署赔偿协议后,仍然有权提起诉讼。然而,这必须要基于受害者在签署赔偿协议之时,对自己伤势程度是否准确地进行了评估和预测。若伤势无需接受治疗,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明确告知仅为轻度损伤,且医疗费用支出极为有限等情况下,则受害者的诉讼请求便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反之,倘若当事人在由交通警察部门主导的调解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受害者可能会出现残疾的风险,并且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并予以解决,那么受害者的诉讼请求便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此外,赔偿协议中所规定的赔偿款项是否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残疾状况或者新的伤病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