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 什么是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是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我军历来有严格的群众纪律,任何时候都要保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严重违反战时群众纪律,败坏我军的声誉,损害我国与战区群众的关系,破坏战时群众工作秩序,增加我军作战的困难,将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实施了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为国内刑事法律所禁止,也为国际法所禁止。例如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1956年11月5日批准承认的1949年《关于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就有禁止性规定。掠夺,主要是指以暴力、胁迫等方式,抢劫、抢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通常又简称为“战区”。它既包括我军作战区域,也包括我军宣布的戒严区域,有时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边)境的限制。如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的军事行动地区就涉及到国外。军人在非军事行动地区实施掠夺、残害平民百姓等行为的,则按本法分则其他章节条款惩处。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无辜居民的财产,包括金钱和财物;残害的对象是无辜居民。在战场上掠夺阵亡烈士、伤员和敌人的财物的,不构成本罪。 无辜居民,是指对我军无任何敌对行动的战区居民群众。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在我军刚解放、进驻、攻陷、控制的一些区域里,由于受敌人的反动欺骗宣传,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我军性质、作战目的、行动意义不甚了解甚至曲解,对我军杯有敌视心理,有的还对我军有辱骂、指责行为,但只要他们没有具体实施反抗行为的,都应当把他们视为无辜居民,而不得加以伤害。对那些与敌方通风报信、泄露我军行动秘密、用武力骚扰我军行动,围攻、暗杀、绑架我方人员,煽动当地群众、居民反抗我军的首要分子等,应按“”敌人或敌对分子“看待,不能划入”无辜居民“的范围之内。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军人,且是参加军事行动的军职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群众的行为,侵害了无辜居民的人身、财产权利,违反了我国法律、军纪,危害了我军作战利益,却故意加以实施。那些确实出自于军事行动需要而取用、毁坏军事行动地区群众财产的行为,不应认为具有主观上的罪过,不构成本罪。

    查看详细>>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认定

    (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军职人员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产的,就具备了本罪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本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按军纪处理。

    (二)区分本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的界限

    1、主体要求不同。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参加军事行为的军职人员;而抢劫罪、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犯罪行为发生地点不同。本罪只能发生在军事行动地区,而抢劫罪、抢夺罪没有地区限制,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区。

    3、侵害对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对象,是军事行动地区无辜居民群众的财产;抢劫罪、抢夺罪侵害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地区的公私财产。如果军职人员在非战区抢劫或者抢夺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则应当按照本法的规定,以抢劫罪或者抢夺罪论处。

    查看详细>>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标准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查看详细>>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立案标准

    战时残害居民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

    无辜居民,是指对我军无敌对行动的平民。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二)强奸无辜居民的;

    (三)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抢劫、抢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抢劫无辜居民财物的;

    (二)抢夺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查看详细>>
  •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司法解释

    一、依照刑法第四百三十六条的规定,犯武器装备肇事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谓的“后果特别严重”,一般是指造成较多的人重伤、死亡的;重要的武器或者技术装备毁坏不能使用的;军用物资或者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危害战斗任务完成的,等等。

    二、关于军职人员玩弄枪支、弹药走火或者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案件,是否一律以武器装备肇事罪论处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关于审理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曾规定:军职人员在执勤、训练、作战时使用、操作武器装备,或者在管理、维修、保养武器装备的过程中,以武器装备肇事罪论处;凡违反枪支、弹药管理使用规定,私自携带枪支、弹药外出,因玩弄而造成走火或者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分别以过失重伤罪、过失杀人罪或者过失爆炸罪论处。上述规定仍可参照执行。

    三、关于军职人员驾驶军用装备车辆肇事的,是定交通肇事罪还是武器装备肇事罪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关于审理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第四条曾规定:军职人员驾驶军用装备车辆,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情节严重,因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致使同时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也应以武器装备肇事罪论处;如果仅因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上述规定仍可参照执行。

    四、根据《刑法》第四百四十九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6-04 12:57:28

在永泰一般指定居所监视一般都在哪里

吴丽玉律师

吴丽玉律师 最近回复:

一般后面会送到永泰看守所

2024-06-04 12:06:03

你好,我想问一下,失地农民补助的问题

北京晏清律师事务所事务所

北京晏清律师事务所事务所 最近回复:

您好,您是遇到失地补偿的问题是吗

2024-06-04 11:53:04

你好,两个人分割异地,分居,离婚可以单方面的申请吗

匡积满律师

匡积满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由你单方面提起

2024-06-04 11:38:26

您好,我想咨询债权债务问题,具体如下,问题: 民间借贷; 金额: 小于1万元

张行律师

张行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有什么问题可以具体说一下

2024-06-04 10:43:00

故意伤害罪被告人不认罪怎么判

律图沭阳

律图沭阳 最近回复:

解析:在故意伤害罪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认罪,但只要案件中有充足且确凿的证据支持,那么仍然有可能被判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若导致他人重伤,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而当犯罪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或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他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时,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严厉制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6-04 10:41:00

袭警罪里的人民警察怎么处理

律图盘锦

律图盘锦 最近回复:

解析: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袭警罪已然纳入其中并给予严厉惩罚。对于袭击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惩处;若情节恶劣,使用枪支、管制刀具,甚至通过驾车撞击等危险手段,严重威胁其人身安全者,将受到更为严酷的制裁,即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6-04 10:38:00

故意伤害罪可以要求哪几种赔偿

律图周口

律图周口 最近回复:

解析:在法律层面上,故意伤害案件涉及的赔偿责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被害方应得到医疗费用、误工补偿、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用以及必要的营养费用的全额赔偿。其次,故意伤害罪,是指对于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的一种刑事犯罪。最后,犯罪嫌疑人还需承担因其增加生活需求所产生的必要费用以及因失去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关于轻伤的定义,它是指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结构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但尚未达到重伤标准且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在进行鉴定时,应当从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其后果出发,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发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与综合评定。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均不得故意非法实施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否则一旦受害者的伤情达到轻伤以上级别,若受害者以故意伤害罪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则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人将面临被法院判处相应刑罚的风险。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6-04 10:35:00

济南抱摔男孩的人是故意伤害罪吗

律图日照

律图日照 最近回复:

解析:需根据具体情形加以判断。首先,如果打斗行为导致被害人受伤程度达到轻伤或轻伤之上,那么施暴者便涉及到蓄意伤害他人的犯罪事实,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应当对此类行为进行追责。此类案件通常会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次,若经法医鉴定结果显示,受害人所受伤害仅属于轻微伤,这种情况下,受害人仅仅能够通过寻求民事赔偿来保护自身权益,即可以选择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定施暴者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与此同时,受害人还可以申请相关部门对施暴者实施行政处罚。再次,在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之后,受害人仍然有权利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求获得赔偿。当然,受害人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定施暴者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最后,人身损害赔偿的具体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误工费用、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用、营养费用、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等。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