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如何区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如何区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4008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跟刑事诉讼的诉讼目的、起诉主体、举证责任、适用法律依据都不一样,民事诉讼的起诉主体是民事主体,而刑事诉讼的起诉主体一般都是检察院,自诉案件除外。下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如何区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一、如何区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1、诉讼的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有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有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热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供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主要使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二、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有哪些?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民事诉讼的流程有哪些?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驳回起诉裁定,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3、起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4、法院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6、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7、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

8、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的,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的,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四、刑事诉讼开庭后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五、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一)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

(二)有明确的被告人;

(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如何区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这个问题已经在上文进行了详细解答,民事诉讼跟刑事诉讼的法律性质截然不同,如果犯罪行为给自身造成了财产损失或者人身受损,在刑事诉讼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