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刚满14岁杀人怎么判刑?

刚满14岁杀人怎么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3267人看过
导读:刚满14岁杀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规定14岁犯故意杀人罪不会被判处死刑,具体刚满14岁杀人怎么判刑,需要法院审理特定的杀人案件后确定。
刚满14岁杀人怎么判刑?

一、刚满14岁杀人怎么判刑?

刚满14岁杀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可能会受到的刑事处罚需要结合以下规定确定:

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杀人罪属于什么类型犯罪?

1、故意杀人罪属于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被放置于《刑法》第四章,而《刑法》第四章是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量刑标准的规定。

2、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类型的犯罪。

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

三、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是什么?

1、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包括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

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

2、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

(1)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故意杀人的行为虽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于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有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

(2)过失致人死亡罪中,行为人不仅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同时也不放任这结果发生,而是希望这种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即排斥、反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结果情况下、行为人仍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因而实施了该种行为。

已经满十四周岁的公民,若是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有可能会因为犯了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公民发现他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之后,是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的。如果对刚满14岁杀人怎么判刑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