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协会投诉有用吗
毫无疑问,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确实能够发挥出实质性的功效。
若商家在交易活动中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当行为,那么消费者可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与支持,使其作为双方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推动双方当事人坐下来坦诚交流,尽最大努力促成和解方案。
若和解无果,消费者协会将有责任将该问题提交至工商行政管理局,并责成其展开深入调查及处理措施。
尽管消费者协会无法直接施以商家惩罚性制裁,但其具备协调争议矛盾的职责,能够通过引导商家认识到自身错误行为的负面影响,达到纠正行为的目的。
一旦工商行政管理局经过核实确认商家的确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便有权采取诸如吊销营业执照、处以罚款等惩戒措施,因此,理性、合法地进行消费投诉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消费者协会纠纷调解流程有哪些
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投诉的程序:
一是受理消费者投诉;
二是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三是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如果双方当事人都自愿接受消费者协会的调解时,消费者协会将组织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
(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
(八)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消费者协会投诉有用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