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农民工工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依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有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被判定构成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种犯罪类型主要是指相关人员通过转移财产、藏匿行踪等手段来逃避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或者虽然具备支付能力但却故意不予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且其所涉及的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责令支付仍然未能履行支付义务的行为。
2.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本罪既包括了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也涵盖了由此产生的危害后果,而且这两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拖欠农民工工资去哪里要
关于拖欠农民工报酬问题,农民工朋友们首先可以尝试与雇佣单位进行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便可以寻求以下几种合法途径予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督部门提交投诉举报告发其违法行为;
(2)依据法律规定,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值得注意的是,您需在劳动争议产生之日起一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申请;
(3)通过司法程序予以解决。
具体而言,这其中包括了三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对于已依法经劳动仲裁后仍旧存在争议的劳动纠纷案件,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仲裁结果为双方满意且已经生效时,若用人单位未按照仲裁裁决履行义务,劳动者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若涉及的只是单纯的劳务欠款等事宜,劳动者则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