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工伤的流程是怎样的
1.工伤申报机制的步骤。负有法定责任的单位需要自工伤事件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计算,最晚不得超过15个自然日,向相关地区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工伤申报。
2.进一步描述工伤认定流程。若单位未能按照规定期限发起工伤认定程序,工伤受害人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一年内,及时向劳动保障事务管理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申请。经过现实核查和相关核准,社保经办机构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方,包括单位以及工伤受害者本人。
3.阐述工伤鉴定环节的具体内容。只有在指定的工伤鉴定程序中,经过正式认定为工伤的受害者(已成功完成工伤认定程序),在其医疗期限圆满结束或医疗期满之后,才能接受由县级或以上等级的劳动鉴定委员会所安排的伤残等级评定工作。
4.关于协商赔偿方案的具体举措。若单位已经缴纳工伤保险费用,那么当事人直接享受国家工伤保险机构根据相应标准发放的工伤保险福利待遇即可;如果未曾购买相关保险,则需要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谈判来解决问题。
5.解析劳动仲裁的操作过程。对于通过协商未能解决赔偿问题的情况,受害人有权依照劳动仲裁相关规定,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请求。
6.讲述有关法院审判程序的详情。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持不同意见,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便进行后续处理。而对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若仍存在疑虑,可依法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执行程序。如仲裁或判决确定后,用人单位仍然拖欠或拒绝承担赔偿费用,受害人可以依据有效法律文件,向法院执行局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以此推动执行进程。
8.列举申诉程序的具体细节。倘若对已生效的判决结果仍持有异议,受害人可设法启动重新审核的程序,这也就是所谓的申诉程序。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二、申请工伤鉴定后是否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误工费
在涉及到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已经向工作单位申报了工伤,那么他仍然有权要求对方向其承担误工损失赔偿。
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这样的交通事故工伤受害人有资格同时寻求人身伤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两项权益保障。具体地说,法律明确指出,当雇员是由于第三方肇事而被认定为工伤时,工伤保险机构将不会支付任何与其治疗相关的医疗费用,该救济责任归属将要由第三方来承担。
然而,工伤受害者依然能够享受到其他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伤害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护工护理费用、交通出行费用、营养品费用、住院期间的膳食补贴费用等等方面的合理支付,同时还应为伤者赔偿由于误工所导致的收入损失。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关于工伤申报的事宜,按照规定,应在事故或职业病被确诊后的第15个自然日起,由相关的责任单位向当地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提交若责任单位未能依法进行申请,那么受害者本人则需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一年之内,自行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实和确认之后,如果被确认为属于工伤范畴,那么在医疗期限结束之后,将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评定其伤残等级对于已经缴纳了社会保险的单位来说,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待遇而对于没有缴纳社保的单位,则需要与受害者进行协商,商定具体的赔偿方案若双方无法就赔偿问题达成共识,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对于仲裁结果不满的一方,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享有上诉权若判决生效后,单位仍然拒绝履行义务,受害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于判决结果存在异议的一方,也有权进行申诉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