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工商户需要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吗
签定是必要之举。个体户若未能与雇员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则违反了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相关规定。这具体表现为侵害了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因此,相关劳动者有权利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发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指出:“在建立劳务关系时,应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在已经建立的劳动关系中,如果没有同时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应该于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期限以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确立的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开始正式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二、个体工商户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挪用资金罪的刑事立案标准如下:
第一,若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挪用其所在单位资金的数额达到人民币五万元以上;
第二,如果行为人在三个月内未能归还其所挪用的上述本单位资金数额达人民币五万元以上;
第三,如果行为人在三个月内未能归还其所挪用的上述本单位资金数额达人民币三万元以上,并且将该笔资金用于从事非法性质的活动时,均应当依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已然成为企业和员工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作为聘用方的个体经营者如未能及时与受聘人签署相关协议,就等于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严重侵犯了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各项权益。为此,当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同时,该法规也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劳动关系都应该以书面合同为基础进行确立,对于那些尚未签订书面合同的用人单位,则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补签工作。而从实际用工之日开始,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便正式生效。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