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什么是杀人动机

什么是杀人动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1973人看过
导读:杀人动机是犯罪动机的一种,可以理解为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出发点、主观表现。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法律并不直接规定犯罪动机,通说犯罪的构成有四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而犯罪动机属于主观方面,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什么是杀人动机

一、什么是杀人动机

杀人动机是犯罪动机的一种,可以理解为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出发点、主观表现。

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法律并不直接规定犯罪动机,通说犯罪的构成有四要件:

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而犯罪动机属于主观方面,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什么是杀人动机

杀人动机作为犯罪动机的一个分类,它被视为犯罪嫌疑人实施杀人行为时所依据的内心驱动力以及犯罪过程中的主动表现形式。

然而,犯罪动机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各种犯罪意图,但并未在法律层面上进行明确规定。

一般的理论观点认为,犯罪成立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受到法律制约的客体对象、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和实际发生的损害结果等客观事实。

然而,犯罪动机属于主观方面因素,虽然对犯罪行为的定性没有直接影响,但是会对量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杀人动机是犯罪动机的一种,可以理解为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出发点、主观表现。

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法律并不直接规定犯罪动机,通说犯罪的构成有四要件:

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而犯罪动机属于主观方面,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通常情况下,杀人动机一般属于犯罪动机的一种,通常可以理解为: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出发点、主观表现。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的法律并不直接规定犯罪的动机。犯罪的构成一般有以下的4个构成要件:犯罪的主体、犯罪的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而犯罪动机属于主观方面,其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2024-09-05 912次阅读
  • 2024.08.03 2963次阅读
  • 机动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设计用于道路行驶、乘载人员或物品、完成特定作业任务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但不包括轨道车辆。按其特性可分为大型、小型、专用、特种、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六大类。
    2024-09-09 1065次阅读
  • 2024.09.09 4558次阅读
  • 属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本罪是指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4-09-11 1096次阅读
  • 2024.08.05 8795次阅读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2024-06-04 1024次阅读
  • 2024.09.10 1961次阅读
  • 故意杀人未遂是指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因外界因素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根据我国法律,这种行为仍被视为犯罪,应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未遂犯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对未遂犯有明确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安全。任何人都应遵守法律,不得有违法犯罪行为。
    2024-09-03 863次阅读
  • 2024.09.11 222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