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挪用公司资金多少构成犯罪

挪用公司资金多少构成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5 · 2139人看过
导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若有人涉嫌挪用公司公款自用或私自向第三方提供贷款,只要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就会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被立案追责:一是挪用公款的数额特别巨大,对公司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二是挪用公款长期不归还,也没有履行还款的义务;三是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例如赌博、洗钱等。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挪用公司资金多少构成犯罪

一、挪用公司资金多少构成犯罪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涉嫌挪用公司公款据为己有或私下向第三方提供贷款的行为,若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将被视为刑事犯罪并予以立案追究其责任:

1.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且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于从事盈利性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达到三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涉嫌挪用公司公款自用或私自向第三方提供贷款者,若出现下列任一情形,均构成刑事犯罪,并将被立案追责:一是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严重损害公司利益;二是挪用公款长期未归还,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三是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如赌博、洗钱等。对上述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二、挪用公司资金20万如何量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私自挪用公司20万元的资金,已经构成了严重违犯挪用资金罪,并且属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一类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律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其应该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惩。

然而,如果该员工能够在进入刑事审判程序之前,把挪用的资金悉数全额退还给受害方的话,那么法庭将会斟酌考虑给予被告人轻判或从宽处罚,具体的减轻幅度或免责程度则要视案件实际情况而定。

在此特别需要指出,如果涉案人的犯罪情节相对较轻,那么他可能会被判处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最后,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挪用资金罪?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公司、企业以及其它机构中的在职员工利用职权之便,擅自将所在单位的拨款挪为己有用于私人消费或是借予他人;

如果他有转移一定额度的金钱且未超出三个月的期限,或者虽然没有达到三个月,但是却把这些款项用于悖法的盈利行为或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

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公司资金8万怎么判

针对挪用公司资金达八万元之多的法律审判结果,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通常而言,挪用资金罪的法定刑罚将受到被挪用资金规模、用途、时间跨度以及是否归还原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相关规定,在部分案件中,涉案人员有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指控。然而,具体的量刑标准还须结合犯罪行为人的身份地位、犯罪情节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考量。若挪用资金被用于非法目的,或者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等恶劣后果,那么其所面临的刑罚恐将更为严厉。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尽快将挪用的资金归还给原主,并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展开调查和处理工作,以便为自己争取到从轻发落的机会。同时,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也应当加强对内部事务的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涉嫌挪用公司公款自用或私自向第三方提供贷款者,若出现下列任一情形,均构成刑事犯罪,并将被立案追责:一是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严重损害公司利益;二是挪用公款长期未归还,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三是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如赌博、洗钱等。对上述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407次阅读
  • 1、挪用资金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2、本罪侵犯的对象是行为人所在单位的资金,主要是该单位的处于货币形态的财产,如人民币、外币以及股票、支票、国库券、债券等有价证券。行为人挪用了本单位的资金,这是构成本罪的最基本要求。“挪用”,顾名思义,是指将资金挪作他用,并且用后即还,行为人在挪用时并没有非法将单位资金占为己有的目的。故而挪用的本质特征是为了取得资金的使用权。
    2024-10-25 874次阅读
  • 2024.10.18 1991次阅读
  • 490次阅读
  • 挪用资金超过六万元用于私人用途,根据法律,可认定为“挪用资金罪”并受刑事制裁。 金额较大者,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金额巨大者,则可能受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9-06 1215次阅读
  • 2024.05.22 1267次阅读
  • 435次阅读
  • 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还不上如果构成挪用公款罪的,需要向公安机关报警,进行立案侦查,然后进行审查起诉,最后根据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一般犯罪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
    2024-10-24 1338次阅读
  • 2024.08.02 2070次阅读
  • 49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