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以他人名义宣传不承认怎么办

以他人名义宣传不承认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7 · 1384人看过
导读:若有公民发现存在虚假广告的情况,可前往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因为这些机构有权管辖本行政区域内的广告监管事务。在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广告必须要做到真实性,严禁出现虚假或易使公众产生误解的信息,从而避免误导消费者。当发生虚假广告事件时,广告主应承担相应责任与后果。
以他人名义宣传不承认怎么办

一、以他人名义宣传不承认怎么办

他人不承认以其名义进行的宣传活动,我们应如何应对?

若民众发现有虚假广告的存在,可前往县级及以上级别的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由于这些政府机构为该行政区内广告监督与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广告发布过程中必须遵守真实性原则,禁止包含任何虚假或可能导致误解的信息,亦不能欺骗和误导广大消费者。若出现虚假广告的情况,广告主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六条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二、以他人名义贷款的算不算诈骗行为

请注意,以他人之名进行贷款活动可能会被视为贷款诈骗罪行而受到法律制裁

采用他人姓名或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证明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贷款资料以实现不正当贷款审批并获取原本不属于自身的贷款额度,这无疑是一种欺诈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类行径侵害了他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涉及到的贷款诈骗罪行可依据其数额大小和情节轻重分为轻罪和重罪两种情况。

最低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同时还需缴纳罚款。

而对于涉及金钱数量巨大且情节较为严重的案件,最高可处以终身监禁,并附加罚款及资产充公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三、以他人名义借钱不还怎么判

以他人之名行借贷之实却未偿还相关款项,这极有可能演变为一起刑事事例——即涉嫌诈骗。关于诈骗罪的定义,我们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做出明确界定。该法律条文指出,诈骗罪乃是一种以非法占有所持有的财物为最终目的,通过虚假陈述或者掩盖真相,以欺骗手段从他人手中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若借款人在以他人名义进行借款时,直接向出借方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或编造虚假事实,从而导致出借方对其产生误解,进而基于这种误解将财物交由借款人处置,那么当借款人成功获得这些财物之后,却又拒绝偿还或选择逃避责任,便很可能构成了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判定,法院将会全面考虑到借款人的行为举止、主观意图、借款用途以及还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倘若借款人的确无法偿还所欠债务,但在此过程中并无故意欺诈的行为,那么他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下诈骗罪,而仅仅是涉及到一般的民事纠纷。总而言之,以他人名义借钱不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

他人不承认以其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活动,应向县级及以上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广告发布需真实,禁止误导消费者。虚假广告的责任由广告主承担,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公众应积极参与监督,维护市场秩序。

网站地图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1次阅读
  • 倘若以宣传之名行诈骗之实,必当依据所涉诈骗金额、犯罪情节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等方面因素来予以量刑判决。一般来讲,若诈骗数额达到较大程度,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而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须缴纳罚金或没收其个人财产。
    2024-09-30 876次阅读
  • 2024.06.18 1745次阅读
  • 327次阅读
  • 不得将“驰名商标”用于商品和商品包装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驰名商标实际上是对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加强保护的法律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中国被相关的人广泛知晓的商标,并不代表产品质量和企业的信誉。
    2024-06-24 840次阅读
  • 2024.02.25 1836次阅读
  • 605次阅读
  • 转发私人隐私是否犯罪,需视情况而定。擅自获取并传播他人隐私违反法律,需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致歉、赔偿等。若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还将受刑事惩罚。处理此类事件,建议先搜集证据,寻求和解,再考虑法律诉讼。侵权责任形式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恶意传播隐私易造成伤害,可能承担民事至刑事责任。
    2024-11-22 1428次阅读
  • 2024.02.26 2053次阅读
  • 33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