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什么是虚假广告

什么是虚假广告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1 · 3141人看过
导读:虚假广告指的是广告内容不真实或具有误导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商品宣传与实际品质相差甚远,二是误导消费者,使他们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从而影响购买决策。这种广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虚假广告,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维护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一、什么是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乃指广告信息纯属虚构,或具有易导致误解之倾向;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

首先,商品宣传之内容与其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相去甚远;

其次,此类宣传有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之人对商品的真实状况产生误判,进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二、什么是虚假诉讼罪,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虚假诉讼罪,乃是指行为人通过捏造不实陈述,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进而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对于涉嫌触犯虚假诉讼罪的个人,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刑事惩罚,以及相应的罚金处罚;

情节恶劣者,刑期将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相应数额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相关规定,任何使用捏造事实的方式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从而破坏司法秩序或者严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需承担相应的罚金罚款;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刑期则将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同样需要承担罚金惩罚。

若单位涉及同类犯罪行为,则需要接受罚金处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条款进行羁押和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若第一款行为人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逃避正当债务活动中,还造成了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据更为严厉的法律条款进行再次处罚。

另外,如果司法工作者利用职务之便,参与前述三种犯罪活动,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处;

如果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其他形式的犯罪,也会根据优先级更高的法律条款进行定罪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虚假广告乃指广告信息纯属虚构,或具有易导致误解之倾向;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

首先,商品宣传之内容与其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相去甚远;

其次,此类宣传有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之人对商品的真实状况产生误判,进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