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单位是谁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单位是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24 · 1436人看过
导读: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在职人员,这些人在职务上有便利条件,违法操作,挪用单位资金。如果擅自将单位财产借给他人或自己使用,金额在二百万以下,并且行为连续超过三个月或者涉及营利性活动,那么就构成犯罪。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单位是谁

一、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单位是谁

在挪用资金罪中,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指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担任特定职位的工作人员,例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代表、企业的经理人以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员甚至普通员工等等。

来到这些关键岗位之上,他们拥有了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相关违法行为的可能性。

举凡将占有本单位财产二百万以下的款项擅自借予他人或者用于私人用途的,如果这一行为持续发生并且超出了规定期限的三个月,又或是在尚未达到这个时限的情况下却涉及到一定规模的营利性活动或非法行为的实施,以上都可以被理解为符合挪用资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挪用资金罪中,犯罪主体须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在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违法操作。若擅自将单位财产借予他人或自用,金额达二百万以下,且行为连续超过三月或涉及营利性活动,即构成犯罪。

二、挪用资金罪需要搜集证据

为了严谨地证明某个员工是否存在挪用资金的嫌疑,我们必须积极收集并分析相关的证据材料。

在任何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循“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只有具备充足且确凿的证据才能认定行为人已经构成了某种犯罪。

具体到我们这个例子,如果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本单位的资金擅自挪作他用,或者借与他人使用,只要所涉及的金额大小达到一定标准,并且在三个月以上尚未偿还;

又或者虽然没有超过三个月的期限,但是这笔资金已经被用以进行盈利活动或者从事非法行为,那么就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严厉惩罚。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数额较大怎么判

关于挪用资金罪之定罪量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数额较大者将被判处三年内有期徒刑或拘役。

具体而言,若该行为系为了个人享乐开支或者借贷予他人以获利,使用期限超过三个月且未能偿还,银行账户中的金额位于人民币十万元至一百八十万元之间,即可以此作为“数额较大”的判断依据。

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院需全面考虑挪用资金的具体用途、归还状况、对社会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过态度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若犯罪嫌疑人在挪用资金之后能够积极偿还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明显损失,那么其最终面临的刑罚可能会相对减轻。

但是,如若导致了重大损失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那么其所面临的刑罚则可能会相应加重。

在挪用资金罪中,犯罪主体须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在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违法操作。若擅自将单位财产借予他人或自用,金额达二百万以下,且行为连续超过三月或涉及营利性活动,即构成犯罪。

网站地图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