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如何认定为信用卡诈骗行为

如何认定为信用卡诈骗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1.19 · 1578人看过
导读:首先来啥叫信用卡诈骗吧,常见的有这么几招儿:1.用伪造的卡,或者用假的身份证明骗来的卡;2.用已经过期了、不能再刷的卡;3.偷偷摸摸地拿别人的卡来用;4.虽然你申请了信用卡,但就是不肯好好用自己的钱,非得欠着银行的钱。有这种情况的话,银行可能会打电话催你还款,但是如果过了三个月你还没还款,那就叫做恶意透支。
如何认定为信用卡诈骗行为

一、如何认定为信用卡诈骗行为

关于如何判定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行为,其涉及到以下几种实质性的情况:

首先,使用假冒伪造信用卡进行消费或交易;

其次,运用虚假身份证明伙同他人骗取信用卡并加以利用;

第三,在明知信用卡已过期、失效或被取消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使用;

最后,未经授权擅自盗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消费或交易。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恶意透支”。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超出了信用卡规定的额度或者规定的期限进行透支,而且在发卡行对其进行两次催收之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欠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如何认定为由事实劳动关系

对于现实中的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我们可从如下四个要素进行深度剖析:

首先考察双方之间是否存在着明确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其次,需强调谓用人单位是否履行了向劳动者发放合理劳动薪酬的义务;

再者,用人单位是否为其员工提供了必要且适宜的工作环境与劳动保障条件。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未签订正规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够满足以下三项附加条件,亦可视作构成现实中的劳动关系:

第一,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均应符合劳动法相关规定所设定的用人主体以及就业主体资格;

第二,用人单位采取了道德伦理为基础并遵循劳动法规的各项管理措施来规范其劳动者;

第三,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属于用人单位各项主营业务范畴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三、如何认定为掩饰罪

掩饰罪即掩饰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罪名,所涉及的行为包括采取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手段来掩盖或隐瞒已知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确定是否构成此罪时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明确知晓其行为属于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其次,行为人必须实际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其他掩饰、隐瞒的行为;最后,这些行为必须对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的侦查和起诉工作造成阻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掩饰罪的判定,还需结合具体事例的事实情况以及相关证据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

信用卡诈骗的判定涵盖:使用伪造卡、虚假身份骗领卡后消费;过期、失效卡仍用;未授权盗刷他人卡。另含“恶意透支”,指持卡人非法占有目的超限额、超期透支,经两次催收超三月不还。这些情况均构成信用卡诈骗行为。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