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上班又受伤怎么办

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上班又受伤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3.27 · 1990人看过
导读: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上班又受伤,分情况处理。若双方实际继续履行劳动权利义务,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符合工伤认定情形的,职工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依法享受待遇,单位未缴保险的由其支付费用。若不属于事实劳动关系,一般按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处理,由致害人担责,建议收集证据维权。

一、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上班又受伤怎么办

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上班又受伤的情况,需分情况来看。

若双方虽解除合同但实际继续履行劳动权利义务,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此期间受伤,若符合工伤认定情形,职工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费用。

若双方解除合同后仅是偶尔帮忙等不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只能按照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处理,由致害人根据过错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建议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以便后续维权。

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最多几年内申请

解除劳动合同后申请经济补偿金,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里需要注意,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若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所以,劳动者要注意时效问题,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书面通知吗

解除劳动合同并非都必须提前书面通知,需分情况讨论: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若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若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法定情形解除,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过错情形,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若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当我们探讨解除劳动合同后继续上班又受伤怎么办时,后续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关注。一方面,要确定此次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即使劳动合同已解除,但只要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依然可以获得相应保障。另一方面,关于赔偿责任的划分也很重要,究竟由原用人单位还是新的用工主体承担,或者双方按何种比例承担,这些都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你正面临此类困扰,对受伤认定流程、赔偿责任界定等存在疑问,别再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