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后追索工伤医疗期工资可按规范步骤操作以保障权益。工伤认定是维权基础,职工或近亲属要在规定时间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确认为工伤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2.接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停工留薪期,此期间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3.若单位正常支付工资就无需其他操作,若未支付或支付不足,可先与单位协商,要求依法支付。
4.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改正。也可收集劳动合同、医疗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职工及时关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节点,协商时保留协商记录,为后续维权做准备。
二、工伤后未获医疗期工资能否申请法律仲裁
工伤后未获医疗期工资能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若单位未支付该期间工资,属于劳动争议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因劳动报酬等发生的争议,劳动者可以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所以,工伤职工在医疗期未获工资,可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劳动关系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期证明等相关材料,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工伤医疗期工资追索遇纠纷法律咋解决
工伤医疗期工资追索遇纠纷,可按以下途径解决:
协商: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这是最便捷的方式。
调解: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按约履行。
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委一般会在受理后45日内作出裁决。
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我们探讨工伤后如何追索工伤医疗期工资时,其实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工伤医疗期工资的计算标准往往与员工受伤前的工资情况相关,比如绩效奖金、加班工资等是否应包含在内,这在实际中可能存在争议。另外,若企业拒绝支付工伤医疗期工资,除了常见的劳动仲裁途径,还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权益。你在工伤追索工资过程中是否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惑呢?如果对于工伤医疗期工资的计算、维权途径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