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金融保险 > 银行纠纷 > 贷款属于非法占有行为吗

贷款属于非法占有行为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3 · 1681人看过
导读:正常贷款属于民事行为,若借款人贷款目的真实,按约定用款,有还款意愿与能力且按时还款,不存在非法占有情况。而若出于非法占有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如编造虚假理由、使用假合同等手段获贷且不打算归还,则可能构成犯罪,属非法占有。判断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有无故意及客观有无实施非法行为。

一、贷款属于非法占有行为吗

正常贷款是民事行为。要是借款人贷款目的真实,按约定用款,有还款意愿和能力,还按时还钱,就不存在非法占有情况。

要是为非法占有,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贷款,像编造虚假理由、用假合同等手段获贷且不打算还,就可能构成犯罪,属于非法占有。

断贷款是否非法占有,关键看行为人主观有无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有无实施欺诈非法行为

二、贷款恶意不还是否构成非法占有犯罪

贷款恶意不还可能构成非法占有犯罪,具体看是否符合贷款诈骗罪构成要件

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行为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实践中,判断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综合考察贷款时有无履约能力、取得贷款后的使用情况、有无逃避返还资金行为等。若只是因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还款,一般不认定为贷款诈骗罪;若存在上述诈骗行为且主观有非法占有故意,则可能被认定犯罪。

三、贷款不还构成非法侵占罪

一般情况下,贷款不还不构成非法侵占罪。

非法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而贷款不还是借款合同违约行为,通常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借款人与贷款机构签订借款合同,获得贷款资金,若到期不还,贷款机构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本金、利息及违约金等。

不过,若借款人在贷款时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贷款且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等刑事犯罪,而非非法侵占罪。所以贷款不还一般按民事违约处理,除非符合特定刑事犯罪构成要件

当探讨贷款属于非法占有行为吗这个问题时,除了对贷款本身是否构成非法占有进行判断,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若贷款被认定为非法占有,后续会面临诸多法律后果,比如会涉及金融诈骗罪,犯罪人不仅要承担还款责任,还会受到刑事处罚。另外,判断贷款是否属于非法占有,关键在于借款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以及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行为。若你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类似对非法占有界定的疑问,或者对贷款非法占有后的法律责任划分等问题还有困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银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银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金融保险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