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属于诬告敲诈勒索罪
诬告敲诈勒索罪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同时又实施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该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主观上具有诬告陷害他人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客观上实施了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部门告发,以及对被害人实施威胁、要挟等方法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
诬告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如造成被诬告人受刑事处分等后果;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
比如,甲捏造乙盗窃的事实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以要向媒体泄露乙为由,威胁乙给其10万元封口费,甲的行为就可能构成诬告敲诈勒索罪。
二、诬告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并无“诬告敲诈勒索罪”这一罪名,与之相关的有诬告陷害罪和敲诈勒索罪,以下是二者的立案标准:
诬告陷害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三是严重影响司法机关正常工作;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敲诈勒索罪: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应立案追诉。各省可根据当地情况,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标准。
三、诬告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没有“诬告敲诈勒索罪”,涉及的相关罪名是诬告陷害罪和敲诈勒索罪。
对于诬告陷害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此规定。
关于敲诈勒索罪,按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我们探讨什么情况属于敲诈勒索勒索罪时,除了对该罪本身的界定,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敲诈勒索勒索罪的既遂与未遂如何区分,一般来说,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既遂;如果仅仅实施了威胁、要挟行为,但没有实际取得财物,则可能构成未遂。另外,敲诈勒索勒索罪与抢劫罪有一定相似性,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威胁的方式、时间和程度等方面。如果你对敲诈勒索勒索罪的这些拓展问题,或是对罪与非罪的界限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详细解答。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