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期间工资发放需依具体情况判定。若劳动者正常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应按约及时足额发放工资,这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享的基本权利。
若劳动者未提供劳动,被单位合法停职时起诉期间可能不发工资;而用人单位违法停职,即便劳动者未实际工作,也有权要求支付工资。若起诉涉及工资支付争议,判决结果明确前工资发放状态可能维持原状,劳动者胜诉后用人单位可能需补发起诉期间工资。
解决措施与建议如下:
1.劳动者正常工作时,监督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2.遭遇单位停职,判断停职合法性,违法停职可积极维权要求支付工资。
3.涉及工资支付争议起诉时,收集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证据维护权益。
二、起诉期间未发工资能否追讨补偿
起诉期间未发工资一般能追讨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同时,劳动者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其加付赔偿金。不过,加付赔偿金需先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才会产生。所以,你可以在起诉时一并主张工资及相应补偿。
三、起诉期间奖金福利等是否也应发放
起诉期间奖金福利是否发放需分情况判断。
若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纠纷进行起诉,对于正常出勤期间的奖金福利,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和规章制度发放。例如工资构成包含绩效奖金,且劳动者完成绩效任务,用人单位就不能因起诉而停发。
若因劳动者自身原因未提供劳动,比如旷工等违反单位规定行为,用人单位根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不发放奖金福利,有一定合理性。
如果是其他类型诉讼,与劳动无关,通常不影响用人单位按照既定规则发放员工奖金福利。若用人单位违法不发放,劳动者可在诉讼中主张权益。
当探讨起诉期间工资是否发放这个问题时,除了明确工资发放与否,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比如,若确定起诉期间工资应发放,但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可要求支付逾期利息。另外,在起诉期间,工资的计算基数也可能存在争议,是按照正常出勤工资,还是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等。这些都是与起诉期间工资发放紧密相关的问题。你是否正面临起诉期间工资发放的难题呢?要是你对起诉期间工资发放的标准、计算方式或者遇到其他相关法律疑问,别再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