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后工伤赔偿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1.工伤认定后,工伤赔偿的仲裁时效是一年哦。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利被侵害那刻开始算。
2.要是劳动关系还在,因拖欠劳动报酬有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限制呢。可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就得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得注意,仲裁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算。要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没法在第一款规定时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就中止。等中止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算。
二、工伤认定后企业赔付的流程是怎样
1.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病情稳定后,若有残疾且影响劳动能力,就得进行该鉴定。
2.待遇核算:依据鉴定结果,明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等,然后算出他们应得的工伤待遇,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3.协商赔付:企业和工伤职工商量赔付的事,达成一致后签赔付协议。
4.支付赔付:企业要按赔付协议的时间和金额,给工伤职工支付工伤待遇款项。要是企业没按时给或拒绝给,工伤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要回来。
5.后续管理:企业得处理好账务,还要按照规定把工伤赔付情况备案等,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三、工伤认定后单位不给做伤残鉴定怎么办
1.你有权利自行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哦。通常得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以及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等相关材料呢。
2.要是单位不肯提供那些材料,你就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让单位配合着把材料给提供出来。
3.劳动监察部门会要求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把材料提供出来,要是单位超过期限还不提供,劳动监察部门就能根据你提供的材料去进行调查核实。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材料之后呢,会组织专家开展鉴定工作,然后出具鉴定结论哦。
5.要是单位对鉴定结论不满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申请再次鉴定的。总之呢,你一定要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的途径去争取获得应得的伤残鉴定结果呢。
当我们探讨工伤认定后工伤赔偿的时效是多久时,需要明确这一时效规定对于保障工伤职工权益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在获得工伤认定后,申请赔偿也有相应时效。如果是单位应当支付的赔偿,需在规定时间内主张,否则可能影响权益实现。对于赔偿项目、标准等细节,您是否还有疑问呢?若对工伤赔偿时效及相关事宜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