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消费权益精选解答 > 买东西被骗怎么投诉

买东西被骗怎么投诉

时间:2024.03.03 标签: 损害赔偿 消费权益 阅读:978人
律师解析:
消费者买东西被骗的,可以先去跟经营者投诉,与经营者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或者消费者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投诉,由消费者协会出面协商将纠纷解决;如果上述方式均不能解决纠纷,消费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联系商家:及时联系商家说明情况,请求处理,退换或赔付;2、向电商平台举报侵权商品商家;3、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自2014年3......

商场是否应为自助存包丢失的顾客承担赔偿责任,应当具体分析。如果商场提供的是付费自助存包,则顾客和商场之间是租用寄存柜的租用关系,此情况下发生的存包丢失,应当根据出租方和承......

如果未保价的货物不见了可以用合同法进行理赔,快递公司作为物流运输者,其实质上是和消费者达成了一个合同协议,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损坏,快递公司有责任进行赔偿,发生这些情......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彭彦林律师

    消费者有以下基本权利: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简称安全权。安全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

    播放量:862 2022-06-07
  • 快递过程中货物被损坏谁来赔偿

    屈泉芳律师

    运输过程中货物损坏损失一般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播放量:1100 2022-06-07
  • 没有保价的货物物流丢了怎么索赔

    屈泉芳律师

    如果未保价的货物不见了可以用合同法进行理赔。快递公司作为物流运输者,其实质上是和消费者达成了一个合同协议,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损坏,快递公司有责任进行赔偿,发生这些情况时,快递公司可以和收货人约定好赔偿的价格,或者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

    播放量:1326 2022-06-07
王芳芳律师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杭州资深婚姻家事律师,专业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多年 中国民主xx会会员,安徽大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律师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来,处理过众多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所属团队处理因各种原因导致离婚诉讼百件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百件以上,受到委托人好评。长期从事公益法律事务,为杭州市工会志愿者名誉律师和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同时为多个基层政府的顾问律师,为政府和社区以及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主要职务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安徽商会律师团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 杭州市工会律师

咨询该律师
  • 卖假洗衣液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1251人阅读

    销售假冒伪劣洗衣液的行为,法律规定将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其生产销售,没收涉案产品,并处以货值金额50%至3倍的罚金,违法所得也将被没收。此举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销售者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 食品吃到了异物怎么赔偿

    1550人阅读

    购买食品发现异物,可要求商家全额退款,并支付最高10倍补偿。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消费者可获实际损失赔偿外,还可要求商家支付最高10倍标价赔偿或至少一千元赔偿金。

  • 食品包装虚假宣传赔偿标准有哪几项

    1380人阅读

    食品包装虚假宣传的赔偿标准包括:受欺诈者可要求三倍消费金额赔偿,若损失未超500元,则按500元赔偿。虚假宣传行为实行者包括广告主、代理商和媒介等,涉及产品或服务的夸大宣传,混淆视听,具社会危害性。明知或应知的商家或个人承担法律责任,广告主无论主观状况如何,都需为虚假广告负责。

  • 如何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1054人阅读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应强化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构建共同关注、协同监管的氛围。从生产源头开始实施可追溯监督,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定位问题。对违反规定的经营行为,应依法严惩并追究责任。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唤起民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