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病假扣除周末和节假日吗?

病假扣除周末和节假日吗?

时间:2024.03.2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958人
律师解析:
关于病假方面,除了正常工作日之外,还应包含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在周六和周日前后持续生病并申请病假的员工们,这些出勤时段都必须算入病假累计天数之内进行统计。
而有关医疗期的计算方式如下:
我们将从员工开始病休的那一天起进行计算,如果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内累积的病休时间能够达到规定的医疗期长度,那么这阶段就可以被视作医疗期已经到期。
对于那些连续病休的情况,他们的休息日将按照病休的天数来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请假工资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里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扣除:1、病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事......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法定产假规定的天数是多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孕妇依法享有98天基础产假,含15日产前假。分娩困难加15日;多胎每胎增15日。流产4个月以下享15日假,4个月以上至7个月者有42日产假。

    浏览量:1483 2024-06-11
  • 工作满30年可享受多少天年休假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员工工作年限,规定不同年休假期:30年以上为15天,1至10年为5天,10至20年为10天,20年以上为15天。若企业因业务原因无法提供年假,且员工书面同意,可不实行年假制度。

    浏览量:1151 2024-06-11
  • 劳动合同应包含哪些内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合同主要内容包括:雇主信息(公司名、地址及法人代表),员工个人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证号);明确合同期限、工作职责、地点、工时及薪酬福利;注明社保缴纳责任;雇主须提供安全规程和适宜工作环境;职业危害预防及处理措施。

    浏览量:1311 2024-06-11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 女员工休完产假可以辞退吗

    1249人阅读

    女员工产假结束后重返职场,雇主可根据法律规定选择过错性或无过错性遣散。但产假期间,雇主无权以无过失为由终止其劳动关系,也不得单方面解除合同进行经济性裁员。违反此规定,雇主应恢复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

  • 年假怎么算天数

    1416人阅读

    年假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计算方法因公司政策而异。通常,工作满一年后员工有权申请年假,每年累积一定天数。申请前需向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汇报并填写申请表单。年假可分次或连续使用,但不包括周六、周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未用完的年假部分公司可累积到翌年使用,但有限制。请合理安排年假,充分利用福利。

  • 灵活就业男的多大年龄可以退休吗

    1320人阅读

    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指新型劳动市场环境下,灵活形态的劳动者,如个体经营者、短期或临时就业者、多兼职从业者等。退休年龄制定复杂,与传统大型雇主员工有明显区别。

  • 新劳动法年休假规定是什么

    1052人阅读

    胜诉后,对方若未在法律期限内履行法院判决,请立即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依法详查被执行人资产,如房产、汽车、有价证券和现金。若无可供执行财产且被执行人拒绝履行判决,将面临不良后果,如逾期记录、消费和出行限制,甚至司法拘留。恶意拒付可能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