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被判拘役的员工,企业该如何处理

被判拘役的员工,企业该如何处理

时间:2024.06.27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1122人
律师解析:
当雇员被裁定为拘役者时,这表明其已被法律对刑事责任进行了坚决处罚,相应地,用人单位有权利终止与该雇员的劳动合同关系。
依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条例,我们明晰地看到:
任何一位雇员,只要是被法律明确判定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那么用人单位就能够依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法规,来合法合规地决定解聘该雇员。
具体来说,所谓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它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
1.由检察机关宣布免去了起诉;
2.被法律法庭宣判遭受刑罚处罚;
3.或者是在法律法庭的审理中以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裁判结果而免除刑事处分的。
所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雇员已经接受了法律责任的惩罚,因此,用人单位有权按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与此雇员的劳动合同。
同时,如果雇员最终被判处的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且缓期执行),那么用人单位也同样具有这样的解约权。
以上所有条例,均适用于我国现行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框架之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我国的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务派遣工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转为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转换主要取决于劳动合同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 劳务派遣工是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下,职工的工作时间应不超过每日8小时,不超过每周44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

实习期是否算工龄就要分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如果是过了实习期,而且也定了劳动合同,那么就可以计入到工龄里面;如果只是学生在暑假或者是寒假实习的,则不能计入到工龄里面;工龄就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协商解除合同补偿金如何计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雇主在与员工协商一致后可依法终止雇佣关系,需支付经济赔偿金,金额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服务年限计算,包括合理合并的前期工作经验。赔偿上限为12个月标准工资,即使员工服务不满7年,也需支付不超过7个月的补偿。特殊情况如超过12个月的声称工作年限,须依法和合同规定处理。

    浏览量:1411 2024-06-30
  • 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应如何赔偿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非法解除劳动关系使劳动者被迫失业时,雇主需双倍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额按工作年限计算:满一年一月工资,半年至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半年半个月。月薪依据解除前十二个月平均收入。解除时应一并结算,如双方对金额有异议,可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

    浏览量:1034 2024-06-30
  • 提出辞职后不上班是否算作旷工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员工离职申请批准后,虽非即时解雇,但仍须履行合同义务直至交接完毕。旷工将导致薪资扣除并可能赔偿雇主损失。反之,如雇主违反劳动法,如未足额支付薪酬或社保,劳动者有权单方终止合同。一旦辞职申请被书面批准,劳动关系结束,拒绝上班不再是旷工行为。

    浏览量:945 2024-06-30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 公司倒闭遣散员工有补偿吗

    1827人阅读

    1.公司解散需提前书面告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未告知需额外支付一个月薪资作为补偿。 2.解散后,按员工服务年限给予经济补偿,满一年或超过六个月支付一个月补偿,不足半年支付半个月补偿。 3.员工主动提出离职,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则无需补偿。但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导致员工解除合同,仍需支付经济补偿。

  • 雇佣关系雇主违反规定如何处理

    1287人阅读

    雇员在履行劳务过程中若导致他人损害,雇主通常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雇主在承担侵权责任后,有权向故意或严重疏忽的雇员追偿。另外,若雇员因第三者行为受伤,有权要求第三者承担侵权责任。

  • 公司随意辞退员工工会可以解决吗

    1100人阅读

    我们将即刻通知贵方工会,但无法解决之事项,敬请谅解。企业不得随意辞退员工,违反需支付赔偿金。职员在试用期内缺乏雇佣资格或欺诈导致劳动合同失效,建议即时辞退,无需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

  • 无偿帮工的责任承担有规定吗

    1807人阅读

    无偿为他人提供劳务时,因帮工行为造成他人损失,被帮工人应赔偿。但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则不担责。若帮工人在此过程中有明显的故意或严重的过失行为,赔偿权益方有权要求帮工人与被帮工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人民法院应予以尊重并支持此类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