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确认劳动关系仲裁时效时间怎么确认

确认劳动关系仲裁时效时间怎么确认

时间:2024.02.25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863人
律师解析: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临时工社保规定:临时工期间未缴费就是未买社保,退休时的工龄实际就是交社保工龄,你这样就是在做临时工期间没有交社保龄了,几时开始买社保,工龄就几时开始算起,你的工龄到退休时......

可以请原单位补一张。目前单位需要当事人出具原来公司的离职证明,主要原因是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的,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首先是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再由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拿到劳动局备案就可以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由劳动局印制的标准文本,一式三联,分别由单位,个人,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代鹤翔律师

天津泽连律师事务所

擅长劳动纠纷、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婚姻继承类案件

立即咨询
  • 员工怀孕可以辞退吗

    1772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不得因员工怀孕而削减薪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关系,也不能终止聘任合同。员工享有休息和度假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剥夺。对于无理解雇的怀孕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

  • 怀孕公司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多少

    1520人阅读

    企业未遵循法定程序解雇怀孕女工,违反《劳动合同法》。因此,应要求公司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给被解雇女工。女职工服务期大于等于一年,有权获取二个月薪资的经济补偿金赔偿。

  • 合作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1469人阅读

    合作与劳动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性质与对象。合作关系注重共同利益,而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一方提供服务,另一方支付报酬。劳工关系则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劳动过程。

  • 入职一个多月没签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1648人阅读

    关于合同中约定的押金返还,应依据具体情况。如支付押金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提前解除,按法律规定,押金不予退还。然而,若收取押金一方违约,应依法归还相应押金。因此,押金是否返还,需根据违约方及合同具体条款来判断。建议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押金返还条件,以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