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全部分类

婚前调查法律视频

  • 如何办理未婚证明 00:41

    如何办理未婚证明

    开未婚证明需要的材料如下: 1、当事人的户口簿或者户籍证明; 2、居民身份证原件; 3、二寸近期“半身免冠彩照”2张; 4、委托他人办理的还应提交由当事人签名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1455次播放 2022.06.07
  • 如何写一份合法有效的婚前财产协议 01:10

    如何写一份合法有效的婚前财产协议

    婚前财产协议一般应包含的以下内容有: (1)婚前财产的明确归属 这部分的重点在于将那些会产生争议的财产约定清楚。 比如代持类的,或者房产的实际权利人和登记不同的。 (2)婚后所得的归属 比如,个人财产的股票收益、个人婚前房产的房租等。 如果不约定,可能存在争议。 (3)未约定所得部分的归属 这个其实就是约定你们婚后采用哪种形式的财产制度了。 不约定的默认法定。 也可以约定为分别财产制以及按需要的部分共同所有制等。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902次播放 2022.06.07
  • 如何开具未婚证明 00:41

    如何开具未婚证明

    开未婚证明需要的材料如下: 1、当事人的户口簿或者户籍证明; 2、居民身份证原件; 3、二寸近期“半身免冠彩照”2张; 4、委托他人办理的还应提交由当事人签名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780次播放 2022.06.07
  • 结婚登记是否一定要进行体检 00:47

    结婚登记是否一定要进行体检

    不是必须体检。 结婚登记只需要准备的资料如下: 双方的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体检不必须,但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

    赵璠主任律师 赵璠主任律师
    1483次播放 2022.06.07
  • 民政局怎么才能开未婚证明 00:41

    民政局怎么才能开未婚证明

    开未婚证明需要的材料如下: 1、当事人的户口簿或者户籍证明; 2、居民身份证原件; 3、二寸近期“半身免冠彩照”2张; 4、委托他人办理的还应提交由当事人签名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1323次播放 2021.11.09
  • 婚前协议会有效吗 00:49

    婚前协议会有效吗

    婚前协议是有效的,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1482次播放 2021.08.30
  • 哪些婚前财产需要公证 02:27

    哪些婚前财产需要公证

    依据《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八条关于婚前个人财产的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 一方的婚前财产;(二)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那么,哪些婚前财产需要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即将结婚的男女双方对各自婚前的财产,通过公证处,对其财产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一种方式。婚前财产公证的作用在于,可以把夫妻在结婚前的财产状况记录清楚。从而避免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对属于一方的婚前财产进行争夺。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关于夫妻婚前财产需要进行公证的相关规定,因此不公证是可以的。婚前财产要不要公证完全由当事人自己自由决定。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九条的规定: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依据上述规定可可知属于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并不会因为夫妻关系的成立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是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签署财产协议归双方所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八条 婚前个人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 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九条 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刘婉芬律师 刘婉芬律师
    1003次播放 2021.03.24
  • 怎样认定哪些是婚前财产 02:50

    怎样认定哪些是婚前财产

    依据《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八条关于婚前个人财产的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 一方的婚前财产;(二)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所以,如果对婚前财产收益有约定,从其约定。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其中,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母鸡与其所下的蛋。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等。 综上,如果对婚前财产收益没有约定,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收益中的孳息和自然增值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第一千零六十六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刘婉芬律师 刘婉芬律师
    621次播放 2021.03.24

婚姻家庭 · 视听排行

最新法律知识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