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是多久

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3 · 1145人看过
导读: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时效期限为一年。劳动争议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诉,此为法定前置程序。若因用人单位阻碍或不可抗力导致无法行使仲裁权利,仲裁时效中止,待妨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是多久

一、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是多久

在确认劳动法律关系的过程中,有效的仲裁时限设定为一整年的时间范围内。

对于涉及到劳动争议的案例来说,必须首先向相关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这是作为一项法定义务所必需遵循的前置性程序要求。

假如因为用人单位刻意阻碍或由于任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无法正常行使仲裁权利的情况发生,仲裁时效将会自动中止,直至相关妨碍因素得以彻底消除之日后,仲裁时效才会重新开始进行计算和记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二、确认劳动关系必须要证人

在法律上,确认真正的劳动关系并不一定非要依赖证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相关事宜的通知》中的第二条款明确指出,除了证人外,还有以下多种方式可用来章证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其中包括了工资支付的相关凭证或者纪录、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的记录;

用人单位向雇员发放的明确标注任职身份的“工作证”、“服务证”等类似物品;

以及由求职者自己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用以标记应聘流程的记录文件;

此外,员工的考勤信息也能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是多久”,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