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后多长时间能拿到钱
关于司法程序中劳资纠纷之案件,在得到最终裁定书并确认后,从劳动者手中获得相应款项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这主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若用人单位对于仲裁机构所做出的裁决表示认可,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履行其支付义务,那么劳动者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应得的款项。
然而,倘若用人单位对裁决结果持有异议,选择向法院提出上诉,或者故意采取拖延支付等手段,那么整个过程将会被拉长。
通常情况下,从仲裁裁决正式生效至用人单位实际支付款项给劳动者,可能需要经历数个月的等待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二、劳动仲裁后怎样申请强制执行
随着劳动仲裁裁决书的效应生效之后,若需要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的申请,其流程如下所示:首先,是申请环节。相关的申请人应前往下达该裁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及所需递交的相关材料。其中,这些材料包括具有效力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等等,此外还需要准备好上述文件的原件以及复印件。如有可能的话,您也可以提供被执行方的资产信息,这将有助于执行效率的提升。其次,法院会针对申请进行审查,一旦确定满足强制执行的条件,便会接收强制执行的申请并予以立案处理。紧接着,法院执行机构收到法院发送的移交执行书后,将会通知被申请人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相应的判决义务。倘若被申请人未能在执行期限届满之际履行自身义务,亦或是在接到执行通知后,试图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的,执行员有权立即启动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具体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强制冻结或划转被申请人名下的存款;(2)强制扣留被申请人的薪资等收益性款项;(3)强行变卖被申请人拥有的全部财产,同时也有权查封、扣押被申请人的财产;(4)对被申请人进行强制性的查询、搜查,明确是否存在任何隐匿的财产。当法院发现被申请人无力偿债时,它可以采取措施限制其高额消费行为,甚至把其纳入信用失信者名单以督促其尽快承担裁判义务。在穷尽各种执行方式之后,法院可能会决定暂时终止此案的执行,直到被执行人员再次积累、获取到财产,以便在适当时候恢复强制执行程序。在执行人员执行程序过程中使用强制执行措施时,需要向被申请人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记录整个执行过程并邀请相关人员参与签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五条,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
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没收财产刑应当即时执行。
刑事案件罚金刑,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至迟不超过六个月。
三、仲裁后不履行怎么办
随着仲裁裁决的下达,若有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法院裁定的裁决,那么另一方可选择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在此阶段之前,申请执行人需要认真准备所需的相关文件,如仲裁裁决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等。经过法院审查并批准执行申请之后,法院将采取多种手段,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来源,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方式,以期达到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其应尽义务的目的。此外,倘若被执行人有意隐瞒或转移财产,甚至阻碍执行工作的进行,那么他/她可能会面临司法拘留、罚款等严厉的处罚。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所以,我们必须明确,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未履行裁决的一方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与制裁。
在司法程序中,劳资纠纷案件的劳动者收到款项时间不固定,受多因素影响。若用人单位认可裁决并主动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较快能获得款项。但若单位异议裁决并提出上诉或拖延支付,过程将延长。通常,从仲裁裁决生效到支付,劳动者可能需等待数月。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