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劳动仲裁的事先找哪个部门处理
如果要申请劳动仲裁,一般先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具体流程如下:准备相关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以及与请求事项相关的证据材料。
然后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会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找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费用和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不需要缴纳费用。所需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身份证明:申请人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是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提供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资料,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打印。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比如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的,可提供工资支付记录(银行工资流水明细)、社保缴费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仲裁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相关证据材料:例如涉及工资拖欠的,提供工资条、欠薪证明等;涉及加班的,提供加班记录等支持仲裁请求的证据,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准备好材料后,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找劳动仲裁都需要什么证据
申请劳动仲裁,常见的证据类型及说明如下:
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的证据;若未签订劳动合同,可提供工资支付记录(银行工资流水明细)、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用以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受侵害证据:比如涉及拖欠工资,需提供工资条、银行流水显示未足额发放的记录等;若是加班未支付加班费,需有加班申请单、考勤记录中体现加班时间的部分等;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要有公司解除通知、辞退谈话录音等。
其他相关证据:如公司规章制度文本(若涉及违反规章制度争议)、业务往来文件(涉及工作内容、业绩考核等争议)等。
准备证据要注意其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确保证据能有力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
当我们探讨找劳动仲裁的事先找哪个部门处理时,这里面还有不少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在确定找哪个部门后,后续还涉及劳动仲裁的流程细节,比如如何提交申请材料、仲裁的时效规定等。而且,劳动仲裁的结果可能并不都如预期,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该如何进一步维权也是重要问题。若你在劳动仲裁的部门选择、流程操作以及后续维权等方面存在疑惑,不要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提供详细且准确的解答,助你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