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工伤该怎么办才好
时间:2024-07-17 07:33:37
浏览:8420次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有残疾的,再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一、遇到工伤该怎么办才好
近来,工伤案件逐渐增多,如何处理工伤成为劳动者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为您简要介绍: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4、就工伤赔偿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职工可以要求支付医疗费、伙食补助费、食宿费、交通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工伤复发的费用、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5、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对一审判决不服的,15日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
二、工伤一级至四级伤残应如何赔偿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若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人身不幸受到损害的话。此时需要先作出工伤认定,确认受到的伤害构成工伤的时候,才可以按照对工伤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那么此时,职工遇到工伤该怎么办才好呢?上文中已经作出了讲解,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肇庆律师。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延伸阅读:
-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
-
由于工伤保险实行的是雇主责任原则,因而在...
-
劳动者发生工伤以后,用人单位私下与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