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上班途中受伤也算工伤,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21-02-05 18:39:19 回复专业解答中国法律规定,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及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即使承担同等责任,也视为工伤。只要非个人主要因素导致交通事故,都可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遵守法规,为受损害劳动者办理工伤鉴定。具体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受伤、执行工作职责受伤、患职业病、因工外出受伤或失踪、上下班途中非主责交通事故等情形。
专业解答依据法律规定,工作期间或下班路上如因非个人重大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包括公共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若员工罹患职业病,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在三十日内提交书面报告申请工伤认定。
专业解答依据法律规定,工作期间或下班路上如因非个人重大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包括公共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若员工罹患职业病,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在三十日内提交书面报告申请工伤认定。
专业解答员工上下班遇交通事故,非本人主要过失方为工伤。若事故由员工主要过失导致,则不被认定为工伤。依据法规,仅非员工主要责任导致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方可认定为工伤。
专业解答员工上下班遇交通事故,非本人主要过失方为工伤。若事故由员工主要过失导致,则不被认定为工伤。依据法规,仅非员工主要责任导致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方可认定为工伤。
律师解析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仍可以根据以上的规定,认定与饭店存在劳动关系,然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的规定,应该认定工作。
律师解析 可以。 工伤保险关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发生工伤事故,属于用人单位责任的,工伤职工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但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可获得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
律师解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的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