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失火罪
  • 什么是失火罪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查看详细>>
  • 失火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者架柴做饭、取暖,不注意防火,以致酿成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就构成失火罪。如果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或者在生产申违章作业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而引起火灾,则分别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重大责任事故罪。如果火灾不是由于行为人的失火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不构成失火罪。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仅有失火行为,末引起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一般失火行为。最后,上述严重后果必须是失火行为所引起,即同失火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具有从事某种业务身份的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或从事业务过程中过失引起火灾,不构成失火罪。

    4、主观要件

    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这里疏忽大意、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对火灾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不是对导致火灾的行为的心理态度。实践中有的案件行为人对导致火灾的行为是明知故犯的,如明知在特定区域内禁止吸烟却禁而不止等,但对火灾危害结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这种案件应定为失火罪。行为人对于火灾的发生,主观上具有犯罪的过失,是其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如果查明火灾是由于人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如雷击、地震等引起的火灾,则属于意外事故,不涉及犯罪问题。

    查看详细>>
  • 失火罪认定

    1.与放火罪的区别

    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两者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司法实践在认定这种案件中,有时会发生过失犯罪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情况。例如,某人在仓库吸烟无意中将未熄灭的火柴头扔到草堆上,当即起火。这时行为人本应奋力灭火以避免火灾的发生,而他却扬长而去,漠不关心,任火势蔓延,致酿成灾。这里行为人开始只是无意中将火柴头扔进草堆,并非故意制造火灾,本应认定为失火行为,但由于其先前的失火行为已经造成火灾的危险,行为人负有灭火、消除危险的义务。在其能够履行义务的情况下,明知不灭火可能造成火灾,却不予履行,听任火灾发生。这时行为人主观罪过已转化为间接故意,因而构成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放火罪,不应再以失火罪论处。

    2.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这两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都是过失;从现象上看,都可能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

    两者的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失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2)客观方面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必须是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严重事故;而失火罪一般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

    因此,对过失引起火灾的,应全面分析其犯罪构成要件各个方面的特点,根据行为人所触犯的相应刑法条文定罪量刑。

    3、失火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分

    两者都是过失犯罪,但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失火罪是一般主体,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害物品的职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其他人员才可构成该罪的犯罪主体。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在客观方面也可能表现为引起火灾,但它是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易燃性物品时,由于违反有关管理规定而发生重大火灾;失火罪则不限于此,而且一般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

    4.与非罪的界限

    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法律规定,失火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是区分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这类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处理时,首先要查明行为人的行为与失火事件的发生有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次,要查明损失的大小。火灾的发生虽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但由于及时扑灭而没有产生危害后果,或者造成的损失轻微的,也不构成失火罪,可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或者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5.与自然火灾的界限

    失火罪与自然火灾的界限自然火灾,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雷击、天旱等引起火灾,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当然不构成犯罪。

    6.认定标准

    失火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  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此外就是各省高院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的规定,如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公安厅联合制定的于2007年2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办理失火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的若干规定》中规定:

    (一)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导致死亡3人以上;

    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

    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

    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

    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

    (二)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之“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

    2、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烧毁15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25万元以上;

    4、过火有林地面积为2公顷以上。

    查看详细>>
  • 失火罪量刑标准

    过失犯失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查看详细>>
  • 失火罪立案标准

    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查看详细>>
  • 失火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一条 [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本条和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5-01 07:06:00

台风造成的损失谁承担

最近回复:

解析:台风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无法控制性,因此,因台风引发的各类财产损失例如房屋受损等,不必承担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然而,倘若房屋所有者因台风导致其财务状况陷入困境,他们有权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救助申请,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援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024-05-01 06:48:00

如何恢复领取失业金

最近回复:

解析:若需对已向社会保障机构进行备案的事项进行修订或增补,须向社会保障机构提交四项必备材料,并确认所附文件均已加盖商业实体的公章以示有效性。在处理此类变更时,要求提供由商业实体出具的终止聘用通知以及所涉相关档案资料等具体细节。此外,其向社会保障机构提供的资料采用社会保障机构统一制定的四联式表格布局,包括失业人员证明书、失业登记表和商业实体致社会保障机构的例行公文等多种形式的文件。失业劳动者在获得保险金供款期间再行加入工作岗位但不幸再度遭遇生存困境的话,他们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保险费的年限将从新的起点开始算起,同时他们前次因经济困难应当领取而仍未领取的保险金供款的有效期也会被计算在内,但总体上其可享受的保险金供款期限总计不可超过24个月。如果该类失业者在再次失业之前已经在新的职业岗位工作满一整年后又再次失业,他们仍然有权申领他们前次因经济困难应当领取但仍未领取的那部分保险金供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024-05-01 06:36:00

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5万怎么赔偿

最近回复:

解析:由于过失行为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时,员工有义务对此进行相应的赔偿。企业可根据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以及过错的严重性和对企业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等因素,向员工提出经济赔偿的要求;若员工的过失行为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企业有权单方面解除与其签署的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4-05-01 06:27:00

出生证丢失怎么知道编号

最近回复:

解析:若不慎遗失了新生儿的出生证明,您需要前往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查询,了解出生证明的编号信息。另外,在您当时申请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医疗机构也有可能存有该证明的相关记录,您可以前去咨询并获取帮助。或者,您还可以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前往当地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详细查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2024-05-01 06:24:00

车辆贬值损失是否由保险公司承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最近回复:

解析:在保险业务中,有部分形式的车辆贬值费用是不纳入赔偿范围之内的。这主要因为车辆的贬值损失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性的损失,与直接财产损失有所区别,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将其明确列入财产损失赔偿项目之内。具体而言,根据交强险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下的损失和费用,保险公司均不予承担赔偿责任或垫付义务:首先,由于受害人故意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所引发的损失;其次,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其在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所遭受的损失;再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使得受害人的经营活动、行驶活动、电力供应、水源供应、气体供应、生产活动、通信服务、网络服务、数据传输、电压稳定等方面受到影响而产生的损失,以及受害人财产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贬值、维修后因价值下降而产生的损失等各类间接性损失;最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仲裁费用、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十条下列损失和费用,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一)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损失(二)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三)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者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受害人财产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因价值降低造成的损失等其他各种间接损失(四)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2024-05-01 06:14:00

如何申请失踪人口

最近回复: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宣告公民失踪的申请设立了严格的条件限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存在明确的法律事实。依据法典的相关规定,若某位公民下落不明长达两年以上,那么与其存在人身关系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当事人,如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他与之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交宣告这位公民为失踪人的申请;其次,申请人必须是具备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所谓“利害关系人”,即指与下落不明的公民之间具有人身关系或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有权提出此类申请。若无任何人为申请者,人民法院将无法依照职权宣告公民失踪。此外,如果申请者与失踪人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其申请将会被驳回,人民法院也不会宣告公民失踪;最后,申请需以书面形式提出,且必须附带相关书面证明文件。申请书应详细阐述失踪的具体情况、时间以及申请人的诉求,同时还须附上公安机关或其他相关机构出具的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确切书面证明。在这些证明中,公安机关或其他相关机构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是申请宣告失踪的必备附件。值得注意的是,宣告失踪的案件应由被宣告失踪人的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审理。若住所地与实际居住地不符,则由最后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因此,利害关系人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方可启动宣告失踪程序;而只有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宣告公民失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失踪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2024-05-01 06:02:00

过失导致别人重伤怎么处理

最近回复:

解析:对于过失致人重伤罪,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具体而言,犯罪者需接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但是在特定情况下,还需要遵循其他规定进行处理。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则是指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原因,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例如,若过失引发爆炸事故并致使他人重伤,那么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另外,如果因为违反规章制度而导致他人重伤,同样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行为,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01 05:52:00

员工下班后公司的财产损失要负责吗

最近回复:

解析:对于此问题,需要依据特定情境进行深度剖析和判断:首先,若是蓄意破坏企业财产,那便需依照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予以相应赔偿;其次,若仅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害,那么或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如有赔偿也须根据员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或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来确定赔偿金额。然而,无论何种情况,每月扣除员工薪酬的比例都不得超出其当月薪资总额的20%。倘若扣减之后的剩余薪酬远低于所处地区的月度最低工资标准,那便必须以该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支付依据。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4-05-01 04:59:00

失业保险过了几年还能领吗

最近回复:

解析:失业人员倘若失业已久且超过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便无法再申请获得失业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各城市的城镇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均需在与失业人员终止或解除了劳动关系后,及时地为他们开具相应的离职证明,同时明确告知其享有的失业保险待遇的具体权益;并且需要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向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失业人员名单供备案核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2024-05-01 04:48:00

8岁小孩失踪多久可以立案

最近回复:

解析:针对儿童失踪问题,倘若失踪时间已经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部门将予以立案处理。一旦发现儿童失踪,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及相关取证工作。在此过程中,相关方如发现与案件有关的线索或可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以及补充证据的,应当全力合作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破工作。法律依据:《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