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地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首先应评估自身权益,并考虑采取相应措施:与用人单位进行适当的沟通和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投诉,以寻求政府有关机构的协助和解决方案;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使权利,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追讨自己应得的薪酬;
最后,向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全额赔偿拖欠的工资以及相应当于工资25%的经济损失赔偿金。纵然劳动者享有诸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但我仍然建议您优先尝试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协商来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果,再选择通过劳动仲裁方式,寻求法律对您权益的保护,要求用人单位全额赔偿拖欠的工资以及相应当于工资25%的经济损失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工地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1、员工若面临薪资拖欠问题导致争议,应当首先试图自行向雇主提交有关薪酬支付的要求,积极与其展开交流及协商。从整体角度来看,大部分企业会关注诉讼产生的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通常会欣然接受支付符合规定的薪水的恳求。当双方达成共识以后,员工可以与企业签署相应的和解协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的价值。
2、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员工还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建议请求,要求该委员会主办协调事宜。该调解委员会通常由职工代表、雇主代表以及工会代表共同组建构成,能以客观中立的立场协助纠纷双方缓解矛盾,同时亦有助于降低双方法律上的负担。因此,员工在面临薪资拖欠争议情况时,不妨优先选择这类途径进行解决。倘若双方能够在此基础上取得共识,可委托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编制调解协议,尽管此类协议同样不具强制执行性质。
3、假如员工无法与雇主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或经过多次协商仍然未果,他们有权于劳动关系结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聘请方所在地区或者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点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程序。与上述两种途径相比,劳动仲裁乃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步骤,即在所有其他可能的办法都无法有效追讨欠薪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劳动仲裁作为最终手段。在仲裁开始审理之前,仲裁部门将引导进行纠纷调解工作,此时所出具的调解文书将拥有强制执行效力。一般而言,由于拖欠员工薪资报酬而引发的争议,对于雇主来讲属于一裁定终局之行。
4、如若员工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满,则自收到仲裁裁决书发行之日起15整天内,可向裁判机关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发起诉讼。也就是说,一旦员工未能实现预期目的;例如未能成功要求归还欠薪,或者得到的还款数额不足,员工仍旧享有一次救济的权利,既可通过诉讼形式来进行弥补。
然而用人单位则只有在符合特定法定条件之下,方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决定。这也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维护手段之一。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应当首先对其可能享有的权益进行深入评估,并尽可能地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若此举未能达成预期效果,将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通过提交劳动仲裁服务出现问题,请稍后再试。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